第152章 賀新郎(22)

6個月前 作者: 伍倩
第152章 賀新郎(22)

第152章 賀新郎(22)

交十九子正,香壽入攝政王府,與同樣一身金玉的齊奢相對九叩,拜天地、拜祖宗、拜壽星,而後香壽獨拜灶君,象征著掌管主婦天職。文武百官瞻禮恭襄的環節至此結束,再下來,就是由喜婆們於洞房內祝唱,無涉公眾了。

而當攝政王府的喜事轉入幕後時,其親家王氏一族也有一場喜事在幕後進行著。四處掛滿了紅綢、紅花的宅邸中,王門三子王正廷卻坐在一間灰撲撲的小屋內,人倒是顯得精神奕奕。他左手裡托著一碗蛋羹,右手持勺向前遞送,“父親,王家自此轉危為安。目前的局勢,雖仍是攝政王隻手遮天,可兒子堅信隻要假以時日,一定能反轉乾坤、重振家聲。父親過獎,兒子定為王家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對過是歪在一張大椅上的王卻釗,兩手因中風而雞爪一樣地勾蜷著,口不能言,涎水滾滾,把被硬塞入的食物又蠕出,在枯亂的白須上順流而下,是一出日落江河的英雄遲暮。

嘈雜的、喜慶的夜,次第平息。泡子河河水的清光粼粼流漾,河邊的如園隻剩下永夜燈的點點細光,十裡芙蕖也已成殘荷敗葉,在風中發出簌簌的低鳴。

臥室的南窗大炕下,西洋自鳴鐘敲過了三響,時至醜初,青田仍怔怔地以手支頤,還是不能睡。她望著眼前僅有的一支殘燭,想象著齊奢大婚喜房內盛放合巹酒的案上那副成雙成對的大油燈,燈油裡加了蜜,祝願新人“蜜裡調油”。世上的姻緣原如此,有的,是人們傾舉國之力來促成,有的則是傾舉國之力來拆散,至於其間當事者的意願僅是這巨力前的螳臂擋車而已。而青田實在不確定,齊奢願意把這個需要一手緊握她、一手緊撐住巨輪的既乏雅觀又缺趣味的挑戰玩多久,也許是厭,也許是倦,也許單單是年月深處的一絲絲癢,就會令他幡然悔悟地鬆開手,剩下她一個被迎麵而來的滾滾巨輪碾軋做粉塵。還有更可怕的,是在他來不及鬆手前,就會被一塊卷進來。每當想起“以後”這個詞,青田就會不寒而栗。解決這困擾,過去的生活教給她過一個最簡單的法子,就是“不想”。宛如明知道一扇門後什麼也沒有,那就收回已觸碰到門扉的好奇之手。

青田收回了思緒,可門扉還是“咿呀”一聲地打開。她一震,舉目而望,愣住了。

“你,你——?”

從黑不見底的夜影裡,齊奢的臉漸漸浮起在燭光邊緣,嘴角帶著似有似無的一抹笑。

似乎是自慚於獨守孤燈的淒涼景況,青田忙將頰上的淚痕一蹭,語調中竟帶著些許生氣的意味:“你怎麼回來了?”

他隻穿著件素淨的回紋常服,連束腰亦隻是一帶銀鼠色絲絛,撥了撥袍襟反身而坐,很不以為然,“跟往常一樣,外頭的事情應付完了,就回來。”

青田朝擺在槅上的小鐘一瞥,“這個時候,你、你都還沒——”雙唇連連嘟起幾次,才半尷不尬地說出,“洞房吧?”

齊奢眼內的隱約笑意已昭然若揭,“爺洞房要多久,你不知道?”

青田先窘,複驚,“那你就把新娘子一個人扔在那兒?!”

齊奢輕輕一歎:“你要說,我把她一人扔那兒,比把你一人扔這兒更讓你覺得傷心難受,我二話不說,立馬這就掉頭回去。”

這是一張被燭火分作了兩半的臉,遠離她的那一半,陰沉沉的,挨著她的卻是這又金、又暖的一半。青田朝齊奢直瞅了一時,就向前圈住他脖頸,把自己藏進他的頸窩裡。不知為什麼,她一下子記起了小時候剛被賣進懷雅堂的時節,每天一有空就會傻呆呆地扒在窗後,把如織的人流從這頭望到那頭,期待娘會回來再把她帶走。娘當然沒回來。可假如她回來,青田知道,她就會是眼下這般感受。

齊奢能覺出懷裡的青田在瑟瑟打抖,他騰出一手扯過疊放在炕頭的絨毯裹住她。她這份太多太大太根深蒂固的飄蓬無依,他能領會,卻不知該怎樣撫慰。隻好不說話,單這麼靜靜地抱著她,抱了又抱。

青花釉裡紅的燭台上,細蠟掉下了淚珠,一轉眼就結成塊壘,再一轉眼,燭台上就已幻化為一支燁燁粗燭,燒到隻剩下半指長。

燭下的粉壁,是一張由四柄鑲玉如意鎮壓著四角、大片的紅棗花生桂圓蓮子遍撒中央的婚床,床邊坐著位新娘。緞喜帕沉沉地垂在她臉前,像一片隨時會墜落,但又永不墜落的時間,時間在更漏裡滴答滴答,全滴在她端莊雙手所交放的地方。就在這膝麵上的一小塊,描龍繡鳳、牽金墜玉的十四層皇家喜服,從第一層,濕透到最後一層。

注釋:

[1]戰國時期各國為拉攏他國而進行的外交鬥爭;“連橫”指“事一強以攻眾弱”,即隨從強國進攻弱國,“合縱”指“合眾弱以攻一強”,即聯合弱國以阻止強國兼並。

[2]句出《論語·述而》。

[3]昆曲《牧羊記·慶壽》。

[4]昆曲《浣紗記·回營》。

[5](明)湯顯祖《牡丹亭》:“閃一笑風流銀蠟。月明如乍,問今夕何年星漢槎?金釵客寒夜來家,玉天仙人間下榻……”

[6]同上。

[7]凡判決死刑的罪犯監候處決者,於秋審及朝審後開具名冊案由,奏請予勾,其經禦批勾除者,即照原判處決,謂之“勾決”。

[8]相傳東周戰國時,宋康王垂涎舍人韓憑妻子何氏的美貌,強行霸占,為此韓憑夫婦雙雙殉情。最早記載見於(東晉)乾寶《搜神記》。

[9](唐)李商隱《宮辭》:“君恩如水向東流,得寵憂移失寵愁。莫向尊前奏花落,涼風隻在殿西頭。”

[10]為帝王講論經史而特設的禦前講席,講師由翰林學士或在任官員充任。

[11](唐)李益《宮怨》:“露濕晴花宮殿香,月明歌吹在昭陽。似將海水添宮漏,共滴長門一夜長。”

[12]《佛說大乘金剛經論》:“複次文殊師利。男身具七寶。女身有五漏。”

[13]以毛皮製成的覆額帽套俗稱“臥兔兒”,是抹額的一種,在冬日佩戴。

[14]倒插於發髻背麵底部的首飾稱“滿冠”。

[15](唐)韓偓,字致堯,一作致光。

[16]原詩為明代南京舊院名妓林奴兒所作。

[17](元)趙孟頫,《臨黃庭經》。

[18](唐)劉禹錫《賞牡丹》。

[19]句出(唐)李白《長乾行二首》。

(本章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