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淘沙—淺評三國演義172

13天前 作者: 作家DoFINz
浪淘沙—淺評三國演義172

第十四篇-三國亂世有忠義

舍生取義感天地-龐德8)

1、龐令明抬梓決死戰一節。卻說曹操欲使於禁赴樊城救援,問眾將誰敢作先鋒。一人應聲願往。操視之,乃龐德也。

操大喜曰:“關某威震華夏,未逢對手。今遇令明,真勁敵也。”遂加於禁為征南將軍,加龐德為征西都先鋒。

於禁聞之,遂連夜入府啟知曹操。操省悟,即喚龐德至階下,令納下先鋒印。

龐德大驚曰:“某正欲與大王出力,何故不肯見用?”

操曰:“孤本無猜疑。但今馬超現在西川,汝兄龐柔亦在西川,俱佐劉備。孤縱不疑,奈眾口何?”

龐德聞之,免冠頓首,流血滿麵而告曰:“某自漢中投降大王,每感厚恩,雖肝腦塗地,不能補報。大王何疑於德也?德昔在故鄉時,與兄同居,嫂甚不賢,德乘醉殺之。兄恨德入骨髓,誓不相見,恩已斷矣。故主馬超,有勇無謀,兵敗地亡,孤身入川,今與德各事其主,舊義已絕。德感大王恩遇,安敢萌異誌?惟大王察之。”

操乃扶起龐德,撫慰曰:“孤素知卿忠義,前言特以安眾人之心耳!卿可努力建功。卿不負孤,孤亦必不負卿也。”

德拜謝回家,令匠人造一木梓。次日,請諸友赴席,列梓於堂。

眾親友見之,皆驚問曰:“將軍出師,何用此不祥之物?”

德舉杯謂親友曰:“吾受魏王厚恩,誓以死報。今去樊城與關某決戰,我若不能殺彼,必為彼所殺。即不為彼所殺,我亦當自殺。故先備此梓,以示無空回之理。”眾皆嗟歎。

臨行,謂部將曰:“吾今去與關某死戰,我若被關某所殺,汝等即取吾屍置此梓中。我若殺了關某,吾亦即取其首,置此梓內,回獻魏王。”

部將五百人皆曰:“將軍如此忠勇,某等敢不竭力相助!”於是引軍前進。

有人將此言報知曹操。操喜曰:“龐德忠勇如此,孤何憂焉!”

龐德謂眾將曰:“吾料此去,當挫關某三十年之聲價。”

2、領軍將校董衡、董超見勢已危,乃告龐德曰:“軍士折傷大半,四下無路,不如投降。”

龐德大怒曰:“吾受魏王厚恩,豈肯屈節於人!”

遂親斬董衡、董超於前,厲聲曰:“再說降者,以此二人為例!”於是眾皆奮力禦敵。自平明戰至日中,勇力倍增。

龐德回顧督將成何曰:“吾聞勇將不怯死而苟免,壯士不毀節而求生。今日乃我死日也。汝可努力死戰。”成何依令向前,被關公一箭射落水中。眾軍皆降,止有龐德一人力戰。為周倉水中所擒。

3、關公回到高阜去處,升帳而坐。群刀手押過於禁來。於禁拜伏於地,乞哀請命。

關公又令押過龐德。德睜眉怒目,立而不跪。

關公曰:“汝兄現在漢中,汝故主馬超,亦在蜀中為大將。汝如何不早降?”

德大怒曰:“吾寧死於刀下,豈降汝耶?”罵不絕口。

關公大怒,喝令刀斧手推出斬之。德引頸受刑。關公憐而葬之。

龐德,忠義之士。雖叛馬超而降曹操,然兵敗將亡,不屈而死,三國之義士。此儒家宣揚的舍生取義的典範。

司馬光宣揚的戰國豫讓國士論。君以國士待我,我必於國士報君。舍生取義,而為司馬光推崇。雖無事非觀念,那個時代推崇的理念。要曆史的、站在當時觀念,才能讀懂名著真滋味。三國亂世有忠義,舍生取義感天地。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