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章 漠北與牲畜改良

7個月前 作者: 道士仗劍行
第153章 漠北與牲畜改良

第153章 漠北與牲畜改良

漠北高官平市……

長平市是目前整個漠北省,最大的城市,也是唯一的城市,雖然內閣已經打算再建立兩到三個城市來管理如此龐大的土地。(後世內達華拉斯維加斯市)

但是漠北省的地理環境實在太惡劣了,全省大部分都是荒漠,沙洲,長平市所在的地方,已經是該省,有數的綠州,這也是目前偌大漠北省,隻有一個市級行政的原因。

最主要的是原因就是兩點,一個自然環境,另一個就是人口。

據最新人口統計,整個漠北省總人口總共才四十萬出頭,其中很多還是被強製分配都移民和印地安人。

甚至一個漠北省的總人口,還不如西京,金山這些市多……

可見漠北省的人口是什麼樣子,甚至有人悲觀的預估,漠北省人口永遠都不會突破一百萬,雖然這有點聳人聽聞,但是這也是目前漠北省的現實。

更有甚者出現了,隻要是移民聽到自己是被分配到漠北省的,都拒絕前往,甚至就連那些原來不挑移民地點,隻要給土地就去的日本農民,在聽到要去漠北的時候,都是愁眉苦臉的,好似受刑一般!!

漠北省就是這樣一個不受人待見的地方。

在很多漢國人眼中,漠北就是大漠荒山,到處都是盜匪的地方。

雖然這很誇張,但也反應出在很多漢國人心中,漠北省的地位。

雖然荒山荒漠是真的,但是漠北的荒山其實很美,有一種巧奪天工的美,在這個旅遊業沒有發展的年代,荒山就是荒山,你非要說荒山怎麼怎麼好,那根本就不會有人理會,沒準人家在心裡還把你當傻子……

但是你要說漠北省一點用處都沒有,也不對,漠北省還是有些礦產的,金銀都有,甚至還有儲量豐富的煤礦。

除了幾個開采容易的煤礦,以及幾個相對容易開采的金銀礦,整個漠北省也就隻剩下了農牧業了。

“在一個荒漠居多的地方,搞種植業死路一條!!”

這是現任漠北省巡撫,原南門市市長張並的原話。

所以張並依托漠北省內的綠州資源搞起了畜牧業,畢竟漠北省氣候再差,學蒙古搞畜牧業,還是有點救的。

而畜牧業還將帶動包括奶製品,肉製品,罐頭食品在內都食品工業的崛起。

而那些牛羊皮還將帶動皮革業,皮製鞋帽業的崛起。

如此,整個漠北省就形成了,采礦,畜牧,皮革,食品,四個支柱產業。

雖然這幾個產業沒什麼科技工業含量,但對於偏居內陸,氣候惡劣的漠北省,已經是最好的結局了。

隔壁的九原省其實也是差不多的路子,隻不過人家因為資源條件好,能夠以采礦業發展出冶金工業製造的產業,甚至還能依托比漠北更好的氣候,大搞畜牧業,乃至一小部分種植業。

這一點是漠北人怎麼也羨慕不來的,畢竟老天爺給的就是這種地形氣候,老老實實過好小日子,比什麼都重要。

也正是意識到這一點,漠北巡撫並才在政府會議上說出了這麼一句話:

“我們不要老是追求建立了多少工廠,修建了多少道路,而是要關注我們漠北人的生活是不是更好了,我們今天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我們四十萬漠北百姓,而不是和其他人攀比,比財富積累速度,我們注定拚不過他們,既然如此,我們不如把競爭的重點放在百姓的生活水平上,這才是真正重要的是大事,在我看來,比什麼修建鐵路還要重要……”

張並的言外之意就是,咱們漠北拚產業,拚財政收入什麼的,永遠不可能玩都過其他地方,既然這樣,還不如把發展的重點,放在百姓身上。

一句話,伱比生產力,我就比幸福感!!

揚長避短,才是漠北省真正可以持續發展的未來……

…………

長平市下屬落葉鎮,三屯村。

三屯村,一個典型漠北村子,該村主要以種植椰棗,以及放牧為生。(椰棗是中東一帶的棗類植物,很適合漠北的氣候)

椰棗也是漠北為數不多可以種植的水果,加上椰棗的甜度高,在漢國全國都有售賣。

在很多漢國的蛋糕甜品中,都會加入椰棗,提升甜度。

而漠北本地人,主要喜歡將椰棗曬乾,做成棗乾,棗糕,作為早餐食用。

三屯村有數千畝的草場,以及大幾倍的丘陵,這些丘陵和其他地方的丘陵很不一樣,多數都是裸露的岩石,在岩石中,有一些嫩草,看起來很像後世的阿富汗放牧地區。

也因為這樣,當地養了很多山羊,主要就是為了攀爬一些對於綿羊來說有些陡峭的山岩,吃到中間的嫩草。

而在那些平整的草場上,則飼養著數百隻綿羊,和那些丘陵岩石附近的山羊區分了出來。

雖然多次有山羊想要穿過岩石,跑到那片在它眼中,好似人間天堂的草場吃草,但是很快就被幾隻牧羊犬和騎著馬的牧羊人趕了出來。

整個三屯村的人口,到今天為止也不超過一百人,甚至全村的人口,男女老少加起來,還沒有羊多。

這也是整個漠北省的常態,荒漠化的地形,以及四散的綠洲,使得每個地方的人口都很少,人口一旦多了,村裡的收入就要減少。

所以漠北省的很多村民,在農閒的時候,除了趕著牛羊去售賣換錢,買一家人所需的生活用品,就是去附近城鎮,工廠,礦產打點零工換錢。

這也是目前整個漠北省的產業決定的,放牧除非一戶人家占很大麵積的草場,要不然隻要是一個村,一個村來分,那注定不可能富裕,所以在其他地方想辦法增收,就是漠北省百姓該乾的……

這也是他們生存的一部分!!

草原上,一個半大的孩子躺在草坡上閉著眼睛,嘴角流出了口水,而在他四周,則是埋頭吃草的綿羊,以及三隻到處巡邏的牧羊犬。

有意思的是,這三隻牧羊犬很像後世的德牧,但是無論是顏色,還是體態,都有一定的差彆。

這種牧羊犬,實際就是後世德國牧羊犬的祖先,一種看起來沒有後世威猛高大的犬種。

但是卻保留了後世所沒有的,最原始的牧羊本能。

這種犬最早是一個移民漢國的奧地利商人帶來的,最後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被那些牧羊人看中,拿來做了牧羊犬。

實際上,漢國是有專門的牲畜改良研究所的。

全稱是動物研究局,其實就是雜交培育各種牲畜的地方,用動物是為了好聽。

而這個所謂的動物研究局,其實到現在為止,也就改良了漢國的馬匹和雞。

後世大家眼中稀鬆平常的雞蛋,其實在這個時期,是很寶貴的,一隻雞沒準幾天,甚至好長時間才下一個蛋,雞蛋在這個時代,還被算作是葷菜。

放在後世,誰把雞蛋當葷菜,那不純純有毛病嗎??

而漢國隨著物質水平的提高,對雞蛋的需求量也陡然增高,雞蛋價格也隨之水漲船高。

西京城原來最瘋狂的時候,一顆雞蛋能賣到三塊銅元,也就是說一塊華元,最多買三十三個雞蛋。

這在當時還上了漢國日報,成為了很長時間的熱門新聞。

隨之而來的就是商家的炒作,什麼漢州省雞蛋減產,出現雞瘟,再不買,就買不到了。(其實就是西京城郊區的一個村子的雞得病死了幾隻)

如此也引發了一陣雞蛋搶購潮,最瘋狂的時候,一顆雞蛋要賣到五個銅元,也不知道這樣的雞蛋,誰會買??

雖然這件事在工商部的乾預下平息了,但是也在漢國人心中,留下了所謂的雞蛋魔咒。

所以後來在劉鵬的指示下,有關培育高產雞的計劃,就被提上了議程。

而在這個沒有人工授精的年代,怎麼樣培育一隻雞,答案就是雜交和飼料。

對於雞的培育,漢國一般都是拿那些生蛋頻繁高產的母雞作為母雞,然後拿各種公雞配種。

但是這樣還是不夠,這雞要生蛋,還得吃好,所以在神州乃至世界其他地方,舍不得給雞吃的稻米,就提上了普及的日程,甚至還用黃粉蟲這樣產量的蠕蟲,曬乾後,做成雞飼料,和稻米搭配的給雞吃。

最開始那種蟲子做到雞飼料,因為建設工廠,乃至培養幼蟲的原因,價格還很貴,但是在漢國農業部的補貼下,這種劃時代的雞飼料終於誕生了,而且很快就在漢國多地建設了工廠,並且因為漢國每年增長的人口,以及本土巨量雞蛋需求,導致漢國養雞的人越來越多。

隨之而來的就是對雞飼料的需求,雞飼料價格也一路走低,從最早的一塊半華元一包,變成了現在半塊華元一包。

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蟲子的飼養成本太低了,遠低於牛羊豬馬這些大型牲畜,而且蛋白質含量還高。

後世有人就說如果大家都吃蟲子,會少多少環境汙染,但其實這根本就是一個偽命題,因為人類不可能真的拿蟲子作為主食,因為一旦人類把蟲子作為主食,那人類那個時候的生存環境,可想而知會差到什麼程度。

蟲子是底線中的底線,而不是常態。

畢竟人之所以是人,就是因為爬到地球食物鏈的頂端,辛辛苦苦進化到頂端,不是為了吃蟲子的。

而除了雞,改良最大的就是馬。

在漢國,馬匹在自行車牧出來之前,一直就是漢國最重要的是交通工具,乃至運輸工具。

哪怕到了今天,這個自行車產量高速攀登的今天,漢國的馬匹養殖數量,一直不減。

據漢國農業部下屬畜牧局統計,漢國每十個日當中就養一匹馬,按五百萬人算,漢國就是五十萬匹馬。

這是很龐大的數字,但在如今的北美,卻是一個很正常的數字,因為對麵的美國,馬更多。

漢國的馬主要分為幾種,第一種是漢國軍隊所需的戰馬,以及挽馬,第二種是普通百姓家用來放牧騎乘的家馬,而第三種就很好玩了,根本就是一群漢國權貴搞出來的。

諸如馬球專用的馬球馬,打獵的馬,乃至賽跑的快馬。

這些馬都有一個毛病,那就是轉職,比如說馬球馬最大的優點就是靈敏和轉彎速度,這在馬球比賽中,非常重要,所以那些具有這些優點的馬匹,就被保留下來,並且加以培育,形成了目前所謂的漢國馬球馬。

而打獵的馬,其實就是軍馬中挑出來的,這種馬要求對槍聲有免疫力,對野獸不害怕,方便獵人的開槍,以及必要時,與野獸的周旋對峙。

至於最後麵的快馬,那玩意就一個要求,腿長,短跑快,至於說長跑,那玩意就不是它乾的活,那是軍民乾的。

因為賽馬這項運動的興起,在漢國很多地方,尤其是草場乃至平原上,就有很多賽馬比賽,然後從一堆馬中,決出所謂的馬王。

到目前為止漢國所謂的馬王,其實很好笑,什麼長村馬王,下平鎮馬王,好似一時間馬中稱王者數不勝數。

雖然很傻,但是也可以從側麵看出,漢國人對於馬這種動物的喜愛。

以至於移民漢國的徽州文人林宇勝就在自己的漢行記中寫到:

“漢國,海西之國也……其國人多短發,穿洋服,亦有漢唐服飾,頗具古風,其國人多好馬,好獵,好馬球,興建有數千人觀之的馬球追鬥之所,謂之馬球場。”

“其國中之男女子,少時與書院學洋槍,軍刺之術,每到春暖花開之季節,男女起馬遊覽河山,或有男女同騎一馬,而無避嫌也……”

“其漢國,下至百姓,上至王公,多喜名馬,其國都有馬市,觀之有英吉利大馬,法蘭西花馬,德意誌馬,阿拉伯馬……又有一馬謂之夏爾馬,體型似巨象蠻牛,但性情溫順,一人則可控之,漢國馬匹種類之繁多,如河中之頑石……”

“漢國稱其國乃承襲漢唐遺風,雖不崇孔孟之道,令人不齒,但其國好武好馬之風,卻與漢唐一脈相承,奇載,怪載……”

林宇勝這本漢行記是在今年初開始寫的,到現在還在寫,一直寫到五十年代,才在神州發表,在當時還引發了一陣轟動。

而在現在,漢國的馬匹改良,還在繼續,其中最首要的就是軍馬。

原來漢國的軍馬實際就是西班牙,乃至墨西哥人留下西班牙馬,這種馬還有一個獨有的名詞,安達盧西亞馬。

也被稱為國王之馬,是歐洲有數的好馬。

這種馬在漢國服役數量很多,光是龍騎旅一個騎兵旅,一人三馬之下,竟然裝備了九千匹西班牙馬,可見這種馬在漢國的受歡迎程度。

但是這種馬,有一個毛病,那就是和大多數歐洲馬一樣,不能長途奔襲,這對於承襲東方軍事戰法精神的漢國來說,是很難接受的。

要知道在神州曆史上,最有名的幾場戰術,都是靠千裡奔襲完成的。

如霍去病遠驅漠北,李靖大雪襲突厥。

這都是典型的長途奔襲!!

而漢國國內多是歐洲馬,所以很難完成東方式的千裡奔襲,這在原來打墨西哥共和國這種廢柴的時候,完全夠用了,畢竟打墨西哥,步兵就夠了,就足以把墨西哥人打的爬不起來。

但是打美國,打擁有中西部地區龐大戰略縱深的美國,那可不是靠步兵就能解決的事情。

彆的不說,一旦和美國打成拉鋸戰,那對於實力更弱的漢國,可不是什麼好事。

甚至哪怕是把戰線拉長,這在遼闊的美國國土上,都是一個巨大的災難,彆的不說,光是一個後勤補給線,一旦被美國那些民兵牛仔們盯上,就是一個無法回避的問題。

而且打美國,你不能像打墨西哥一樣,逐步推進,你必須得跳著打,如果按照打墨西哥那種打法,彆說贏下戰爭了,漢國的步兵早就在沿途的美國城市中,把血流乾了。

所以最好的結局辦法,就是和美國人打運動戰,打正麵戰,把戰爭拉到漢國最擅長的地方來。

一句話,能不打城市戰,就不打城市戰,哪怕打,也得抱著把美國城市完全摧毀的打算,就像英國人燒白宮。

也正因為如此,漢國對於馬匹改良才如此上心,而如何將漢國手中的歐洲馬改良成能夠長途奔襲,而且還能保留個頭的戰馬。

其中俄國的頓河馬,映入漢國人的目光中,這種馬就是蒙古馬和歐洲馬的雜交,即有蒙古馬的耐粗飼和一部分耐力,還有歐洲馬的高大。

而有了樣本,一切就好搞了。

用漢國牲畜局的話就是,沒有道理俄國人能搞,我們這幫正兒八經的東方人搞不出來。

所以在多年培育中,以及數十上百次篩選中,一種叫漠北馬的馬種出現在了漢國的大地上。

這種馬的血統很雜,最初是用蒙古馬和英國純血馬,後來又加入了西班牙馬,乃至頓河馬,進行改良。

最終一匹平均肩高一米五五,個彆個頭突破一米六,兼具蒙古馬,歐洲馬,甚至要比頓河馬更穩定的戰馬,出現在了這個本不應該出現的時空,一個叫漢國的美洲國家。

求全訂,求打賞,這書太困難了

(本章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