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漢國十大城市排名上

7個月前 作者: 道士仗劍行
第296章 漢國十大城市排名上

第296章 漢國十大城市排名上

“我說,這個十大城市,是什麼鬼??”

“怎麼這個金山的排名,比咱們西京還高,到底誰是首都??”

西京城南街的一個賣蛋撻奶茶的茶餐廳內,剛剛還在喝茶看報的老吳立馬就憤怒的站了起來。

周圍的人有些“懵”,不知道怎麼回事,直到周圍人提醒,才知道事情的原因,原來是西京日報今天在頭版登的一則名為“十大城市”的文章,引起的爭議。

事實上,不隻是這個茶樓如此,整個西京城,隻要訂了報紙的人家,在看到十大城市,都會“火冒三丈”。

不為其他的,僅僅是西京被排在了第二名,

這對於處處以天子腳下,“老西京人”自居,高人一等的西京人來說,絕對是不能接受的現實。

但是在憤怒之後,又隻能接受,畢竟這是西京日報,除朝報外,最具有公信力的報紙,不信“他”的,難道信那些自嗨小報和漫畫。

【在漢國漫畫中,一旦涉及城市,西京總是作為漫畫城市原型,就是因為西京的知名度,甚至哪怕是如今的歐洲普通人,他甚至不知道美洲這個地方,但一定知道西京這個地方】

也正是因為外界乃至西京本地氣氛的影響,在很多西京人心中,尤其是上了年紀的人心中,西京就是大漢,大漢就是西京。

這座城市的神聖性是不容質疑的!!

但現在西京人最信賴的報紙,西京日報,卻“光明正大的”在頭版頭條告訴所有人,你們不是第一。

這樣的殘酷“傷害”,對於老西京來說,傷害會有多大,可想而知。

而壓在西京頭上的,正是和西京“互懟”多年的金山。

這座灣區城市,自建立以來,就是漢國第二大城市,漢國最大的輕工業中心。

金山的優勢,是漢國任何城市都無法比擬的,因為與西京近,所以具有先天的地理優勢。

再加上有一座整個漢國都首屈一指的灣區,更是插上了“飛騰”的翅膀。

整個金山人口,光是城區人口就超過一百五十萬,達到了一百五十二萬,遠高於西京的一百二十萬。

更不用算,周邊地區人口,加起來妥妥的超過三百萬,要知道,目前的鮮卑地區,也差不多這麼多人口。

更不用說,當地已經超越西京的造船業,據統計,光是造船業,當地的產值就高達一億兩千萬華元,而同時期的西京,堪堪達到一個億。

這還隻是造船業,如果算上輕工業的產值,差距更大,整個漢國三分之一的輕工業品,都是由金山,以及金山周邊幾個附屬的衛星城市生產的。

其中靠近金山的風城,更是以年產價值三千萬華元的瓷器,成為漢國的瓷器之都。

【後世矽穀附近】

至於周邊其他幾個大鎮,也是各有千秋,比如生產工具的平城鎮,以及生產紙筆的三河鎮,乃至生產自行車圈的湖澤鎮。

【後世舊金山周邊幾個衛星城】

就拿那個平城鎮來說,這個地方生產的螺絲刀,乃至其他工具,甚至出口到了美國,不因為什麼,就是因為它耐用,標準化,甚至都是按一體賣的,比現在美國那種亂七八糟,這裡買一下,那裡弄一下的工具要好多了。

甚至平城最大工具公司的鴨子標準,在美國都算是工業的象征。

而三河鎮生產的紙筆,在全國都是聞名,雖然最近俄勒岡三省的造紙廠“聲名鵲起”,壓低了當地的銷量,但十幾年構建的品牌,不是那麼簡單,就能衝垮的!!

三河鎮生產的三河鉛筆,在漢國那是僅次於生產禦用鋼筆的西京筆廠。

而生產自行車圈的胡澤鎮哪怕因為最近龍江地區工業起來嗎,而失去一部分市場,但是依舊牢牢把持著自行車圈,這個三千萬華元細分市場的三分之一,是個不折不扣的自行車巨頭配件企業。

如果再算上風城的瓷器業,以及金山地區最賺錢的海貿,整個金山的工業產值,占整個漢國的六分之一絕不是開玩笑的。【漢國目前工業產值超過三十億華元】

這也是金山為什麼能夠排名第一的主要原因。

而整個漢國能夠排在金山後麵的,也就隻剩下了“憤怒”的西京。

整個西京地區,其實這些年的人口,實際是“固定”的,隻是內城的人口比原來的時候增長了些,其他的基本不變,周圍的人口,也一直保持在原來的數字,整個西京的人口,基本還是在兩百萬左右,大概是在兩百二十萬人的規模。

之所以是這樣,還是因為整個漢國的人口分配策略。

按照後來的人口計劃,類似漢州地區這樣富裕的地方,將不會再分配移民,因為按照漢國去年底的人口統計,整個漢州三大板塊,西京,金山,北門這三大地區,以及周邊附屬城鎮,光是人口就超過了七百萬,是漢國當時兩千兩百萬人口的近三分之一。

哪怕是內閣那些文官,甚至是帝國議會,都很難容忍這樣巨大的人口分布了。

所以從這幾年開始,整個漢州地區,包括西京,都處於一種人口流入停滯的狀態,最近增長的,主要是當地的新生兒,至於外來人口,一個沒有。

【漢國新出台了一個地域限製的法案,要求新移民必須在移民地待滿五年,這也是為了限製原來那種人口自由流動,給當地造成的損失】

當然,哪怕西京再受限製,他畢竟是京師,京師的該有的待遇都是有的。

比如說,醫療,比如說,教育,甚至是服務和娛樂,在整個漢國都是“如雷貫耳”的。

比如說當地最負盛名的西京大劇院,這家建立於龍武八年,整個漢國最大的戲劇院,擁有上千名演員,光是主演就有幾十個,從戲曲到話劇,甚至是各種神州地方劇種都有,用“齊全”兩個字來形容,絕不誇張。

主劇場甚至能坐兩千人,這在整個世界,除了那些體育場,又有幾個比的上。

這還隻是娛樂,再說醫療,整個漢國最大的醫院,西京醫院,光床位就有一千五百個,彆說這個時代,就是在後世,都屬於大醫院了。

醫生更是多如牛毛,什麼“國醫聖手”“開膛小達人”“配藥高手”,在整個西京,那是應有儘有,不怕你得病,有病都有辦法給你治,以至於在漢國,去西京看病,成了一種“潮流”。

也事實上的,造成了擁擠,不得不宣布再建兩座病患大樓。

當然,要真是絕症,伱彆說這個時代,就是後世,該死還得死。

整個西京除了以上這些,還有大量的工業,漢國工業老區牛嶺區,就是其中的翹楚,甚至可以說是漢國工業的全部。

整個牛嶺區主要是以重工業為主,其中西京製鐵公司就是其中最大的企業,這家企業目前每年的鋼產量在一萬噸左右,占據漢國全國鋼產量的五分之一,生鐵產量也是三分之一,大概在六十萬噸左右。

如果算上其他附屬產業,以及生產的其他鋼鐵衍生產品,整個西京製鐵的產值,甚至高達五千萬華元。

這在整個漢國,除了漢鐵,乃至金山製造等少數公司,又有幾家公司能夠做到。

該公司也被人稱為鋼鐵行業的“巨無霸”,是不折不扣的行業龍頭企業。

而這隻是整個西京發展中的一部分,除此之外,西京最亮眼的就是那些石油企業。

這些石油企業每年生產價值兩億華元的石油作為照明燃料,哪怕經過一段時間的退稅,西京當地也是可以收到價值超過四千萬華左右的稅收,這對於很多一年就七八百萬,不到一千萬的地方來說,簡直就是“神話”故事。

除了石油以外,當地還有大量的自行車場,這些自行車場,主要是組裝場,從龍江獲得輪胎,從金山獲得自行車圈,最後生產包括鈴鐺,踏板這種簡單的小玩意,最後將整個自行車的利潤都留在了當地。

整個自行車每年一億五千萬華元的海內外銷售中,最起碼有五千萬是西京地區的,其他地方,也不過是乾個辛苦活罷了。

【自行車市場目前已經趨向穩定,或者說可以輕鬆進入的市場,已經進入,沒有進去的市場,估計也很進入】

如果加上西京當地的一些“自給自足”的小產業,整個西京的工業產值僅次於金山的五億華元,以四個億排在後麵。

西京這座城市雖然因為京師的原因,撈了不少好處,但從嚴格意義上講,該地區的地理位置,本身就是極佳,要不然當初西班牙人,墨西哥都不會把這裡作為統治西海岸的中心。

當然,對於那些西京人來說,目前的情況,絕對是不可接受的。

畢竟,這裡是西京,是他們心中的“世界”。

但事實擺在那裡,從各方麵看,無論是現在還是未來,西京都隻能排在金山之後,這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誰叫他是京師,天生就要承擔大量的職責,哪能想發展什麼,juu發展什麼。

就像西京某個官員的話說:

“在西京,一切都要講規矩,沒有規矩,那可就全亂了,因為這裡人太高了,一板磚下去,保不齊就砸中個朝官。”

這就是西京,一個集萬千寵愛,但又“處處”講“規矩”的地方。

漢國的第三大城市,其實一直有很大的爭議,有人說是發展了那麼多年的銅山,又有人說是北門。

但其實根據西京日報的統計,是龍江!!

龍江這座城市,是以海貿,以及橡膠產業,乃至衍生的化工產業立足。

每年到港的橡膠原材料,占整個橡膠產量的一半,價值超過五千萬華元。

這還隻是原材料,不算加工出來的價格。

(漢國有意壓低橡膠價格,打壓其他國家的橡膠種植和產業)

如果算上加工,以及周邊的其他產品,甚至可以達到兩億華元,占據整個漢國橡膠產業的三分之一。

之所以沒有占據一半,還是因為產業分配問題,目前最賺錢的就是橡膠手套,橡膠雨衣,防毒麵具工業品,但因為漢國的平衡政策,這部分被分散到了各個地方,所以隻拿到了三分之一的產值。

除此之外,就是龍江的轉口貿易,這部分大概是在一個億左右。

主要是一些在當地經營的加工廠,看似金額很高,但那隻是因為龍江好出口罷了,收到的錢也隻是在當地轉一圈,又回到了其他地方,相當於隻是收了服務費。

剩下的則是當地的造船業,因為背靠整個大西洋,所以還有個三千五百萬華元的產值。

(起步太晚導致)

如此,林林總總的算下來,當地大概有個三億五千萬左右的工商業產值,無論如何都是名副其實的第三名,與第二名的西京,也就差了五千萬罷了。

甚至在不久的將來,龍江超越西京,甚至金山,都是可能發生的事情,無他,地理位置太優越了。

此地是漢國唯一的大西洋港口,直接對接美國,乃至歐洲,以及靠近大西洋的南美市場,想不發展起來都難。

而第四名,其實就很複雜了,因為相差實在不大。

比如說北門和銅山,絕對是目前掙得最凶的三座城市,因為相差都不大。

基本就在千萬左右。

但最終,還是最先發展是北門,先拔頭籌,靠著當地的紡織產業,先拔頭籌。

按照最新的統計,整個北門地區的紡織產業,高達兩億五千萬華元。

是漢國最大的紡織品生產基地。

整個北門,擁有全漢,最多的棉田,每年光出口的棉花,就達到了紡織產業的三分之二,是漢國出口相當靠前的產業。

(其中大多數賣給英國)

當地有大量的私人棉田,基本都在五百畝以上,當地的人均收入,在整個漢國都是名列前茅。

當然,因為棉花采摘需要大量的勞工,又因為本地人工成本高。

當地每年都要到臨近的墨西哥組織人手去采摘棉花。

(因為漢國禁止奴隸,所以隻能雇傭)

也因為這樣,每到采摘旺季,當地總是處於“快樂且煩躁”的過程中。

錢就在眼前,但是缺人!!

為此,那些北門出身的朝官,沒少鼓吹什麼“奴隸論”。

當然,最後都被更上麵“壓”下。

畢竟按照漢國的計劃,“奴隸”是不可能出現的。

要是放開這個口子,那可就不得了,到時候再想管,那就很難了。

至於像蘭芳這種以工為名的“假奴”,基本也是因為地處偏遠,屬於海外領地,故意放縱。

要是本土,你看抓不抓你??

好在,周邊地區,“資源”豐富,漢國沒人,其他地方,類似墨西哥,中美洲這種地方,還是有的是人。

有人人,什麼事就都好辦了。

北門市下麵,則是更加激烈的兩個城市,銅山和紅山。

這兩個城市一直就是“難分伯仲”。

其中銅山擁有整個漢國最大規模的金屬產業。

其實又以銅為主,其中光是每年開采的銅礦,就價值七千萬華元,還不算後來的衍生產業。

如果算上加工,工業品,整個銅產業甚至可以達到一億八千萬華元。

如果在算上其他的一些礦產,整個銅山的工商業產值,應該是在兩億兩千萬最右。

和以紡織業為主的北門,其實也隻差了三千萬。

這三千萬的差距,其實也已經不大了,隨著漢國電氣化的持續發展,以及對銅線的需求。

銅山市超過北門,可以說是板上釘釘的了。

當然,這主要還是因為漢國的紡織市場實在太小了。

加上周邊地區,最多也在四千萬,和英國那種幾個億的市場,完全沒有可比性。

而市場,其實對於漢國工業的傷害,一直很大。

從漢國建國以來,就飽受市場的困擾。

這也是為什麼,哪怕到今天,劉鵬在麵對英國時,談的東西中,都帶有“英漢同盟”這個詞。

還不是因為當年在大英帝國的市場下,發展的實在太爽了。

後來爽過頭了,自然也就什麼都沒有了。

銅山之外,就是紅山,這兩座山,其實真有一點雙生子的味道。

如果說銅山是靠銅礦起家,那麼三無,且隻有少數礦產的紅山,那就是典型的“逆襲”。

當然,這個所謂的逆襲,還是依賴於當年“牛氣衝天”的大加利福尼亞地區。

當年這個地區,可謂是漢國的全部。

包括了今天漢國最繁華,工業產值占了近三分之一的漢州。

以及紅山所在的西海。

當年有一句笑話:

“一個漢州人問漢國的邊界在哪裡,有人答,在北門,漢州人又問,其他地方呢,那人回答,鄉下!!”

是的,如今的銅山,乃至其他城市,在當時的大加利福尼亞地區看來,就是騎馬縱橫的鄉下。

對他們的印象就是窮,直到如今,還在一些老人口中流傳所謂的“蠻荒”故事。

而紅山,是典型的吃到“福利”後,發奮圖強的城市。

求月票,求打賞

(本章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