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2章 大清:新時代洋務

6個月前 作者: 道士仗劍行
第502章 大清:新時代洋務

第502章 大清:新時代洋務

“聽說了嗎,真的要搞那個什麼洋務了……”

“不是說朝中有人反對嗎,怎麼還有人敢這麼搞??”

“唉,誰知道呢,要是真的這樣了,那我們還考什麼科舉,考了也是白考,最後得便宜了那幫假洋鬼子!!”

“唉,這是造孽啊,發匪剛剛剿滅才多久,就開始鬨這一套,這,這不是要我們命嗎??”

“要我說,這洋務,早晚得黃,這自古以來,都是靠聖賢書治理天下,還從未聽說過,靠什麼洋人科學能夠將天下治理好的,我看啊,那個李洋頭,早晚有一天得上菜市口!!”

“就是就是,沒準過段時間,這個老王八蛋就得完蛋!!”

靠近京畿地區的一間貢院內,一群剛剛還在商量明天怎麼考試的秀才聚在一起談論著大清朝最近一段時間,一直都在流傳的,有關於“改良革新”的事情。

而這種事,因為涉及洋人和洋學,又被稱為洋務!!

而這個消息,最早據說是從宮裡傳出來的,隻不過剛開始還沒有人相信,畢竟要真的是這樣,豈不是始作俑者就是皇帝,乃至太後。

那這對於這些一天到晚喊著“天地君親師”“學與文武藝,貨賣帝王家”,個個都是我大清“忠良”,簡直就是公開處刑。

管家的話讓很多人的臉上都露出了喜色,隻不過這個喜色沒有保持多久,就被老秀才一句:

“今日如此,明日如何”,搞的不敢輕易下決定。

站在恭親王對麵的管家“嗻”的一聲,便出了這座龐大到好似迷宮的恭親王府。

隨後不等那些人反駁,直接讓人驅趕,驅趕過程中有人摔倒,這位管家還假惺惺的上前扶起,道一句:“恭王會惦記大家的!!”

管家等到恭親王看完奏書後,適當的把剛剛就要說出口的消息,給說了出來。

“一百五十人,哼,真是吃不了撐的,你出去告訴他們,就說朝廷有朝廷的規章製度,不是他們一介白身可以探討的,讓他們回去好好讀書,這科舉嘛,怎麼著也輪的到他們……”

言儘於此,管家隻能大喊:

管家腦子稍稍一過,就將外麵的那些人分了個大概,又或者說,從一開始,他就對於這位恭王要搞這一套,心知肚明,早早就留意下來。

“我等也是為了保住我大清聖人教化,不得已而為之!!”

但這種言論很快就遭到了反對,甚至有人喊出了:

“所謂改良,不就是讓我們去學那些洋學嗎,我等士子十載寒窗,努力讀書進考,不就是為了報效家國,安定天下,真到那個時候,大家都去學洋人,這天下還有聖人教化嗎??”

“他們有多少人,主謀是誰,從犯何人??”

“不管怎麼著,先讓他們散了再說!!”

“至於那個主犯和從犯,先報官,交由京兆尹,就說此三人聚集士子,妖言惑眾,逼迫王公,按罪……”

“旗無錯,洋有罪”的呼聲。

看著大案上,一摞又一摞,好似紙海的反對開洋務的奏書,恭親王隨意翻開一本,裡麵撲麵而來的就是各種引經據典,甚至有些經典冷門到恭親王自己都看不懂。

但是這些所謂的“直言”,基本都隻有一個意思,那就是洋務不能開,開了洋務,大清朝是要完蛋的!!

又打開了幾份奏書,恭親王隨意瞄了幾眼,“啪”的一下,就全扔在了地上,掉在地上的奏書,攤開後,還能夠看差不多一模一樣的館閣體,字跡越工整,越能夠證明這份奏書的來曆。

雖然中途有人提出科舉有可能不會被消除,沒準隻是改良,讓大家放寬心。

要知道這幫人前段時間還在瘋狂聯名上書要求罷黜李鴻章,禁滅洋教,洋學。

甚至這幫人,在一開始的時候,是堅決站對那些旗人的。

………………………………………

剛一出恭親王府,就被眼前的“排跪”再一次震撼,隨後就站在台階上高呼:

是啊,確實惦記上了,幾天後,這群聚眾逼迫的士子,其中有一半被剝奪了功名,剩下一半也被競爭未來三年的科考。

“當斬!!”

帶頭的,頭發花白的老秀才,張嘴就是“聖人”,立馬將場上的氣氛帶動了起來,甚至一些人,直接就是齊聲高呼“恭親王”名號,希望恭親王出來與他們對峙。

其實不止京畿這家貢院如此,整個大清,隻要有文武,有科考地方,都在對這個洋務,進行數不清的貶低,甚至就像某些人所說:

“洋務,洋務,搞了洋務,就是洋人了!!”

恭親王一開口就把那些給他下跪的士子看成了罪犯,甚至還很聰明的分了一下主次。

但隻要仔細看,就會發現,這個所謂的“蒼生”,其實指的就是他們自己,所謂的“天下傳統”,不過是他們為了保住科舉這塊金字招牌的一種應激反應。

隻是猶豫了幾秒鐘,恭親王就下定了決心,對於他來說,死三個所謂的“科舉種子”,根本不算什麼,沒準哪一天咱大清有沒有科舉都兩說,這個時候殺幾個刺頭立威剛剛好。

“回稟恭王,共有新老士子一百五十餘人,挑頭的是一個姓範的老士子,餘者則是兩個年齡不算太大,但也有秀才功名的年輕士子。”

至於老秀才和那兩個年輕士子,一個被判了斬立決,剩下兩個也被流放至關外。

“恭王,這是最近各地的反對奏書,一部分進了宮,還有一部分到您這了……”

如果說看到奏書後的恭親王,還隻是不屑,那麼聽到有一群人跪在王府門外,搞“勸阻”那一套的時候,恭親王就實在忍不住了:

“恭王,外麵還一群跪在地上的士子,您看……”

“諸位,諸位都是朝廷棟梁,何必如此逼迫恭王……”

消息流出後,一時之間,恭親王府內人潮竄動,無論是地方還是京內,都在打探這個洋務的真實性。

是啊,“聖人”“天下”這個借口,永遠都這麼好用,好用到,哪怕到了現在,這群秀才們,依舊可以拿出來用,甚至用的更加得心應手了!!

而上書的對象,自然是那位連門都沒有出過的聖君“同治皇帝”。

管家心裡暗罵,表麵上卻很和藹的表示:“朝廷自然有朝廷的章程,這今天有了,明天還怕沒有了嗎??”

“諸位,諸位不要心急,剛剛恭王說了,科舉一時半會還不會出事,讓大家先回去,回去後好好讀書,沒準下次就考上了……”

在那些寫給同治皇帝的聯名書中,動不動就是“天下蒼生”“億萬士子”這些讓人聽起來,就感覺大氣的詞彙。

甚至還發出了:

貢院內,有關“洋務”的謾罵還在繼續,他們用最大的惡意來揣測這個讓他們這段時間,提心吊膽,茶飯不思的洋務。

………

“兒臣叩見皇額娘,祝皇額娘福如東海,壽比天齊!!”

年少的同治皇帝,跪在慈寧宮內,光滑的地板上,感受著膝蓋上的“冰涼”,表麵沒有任何反應,甚至更加恭敬了。

“皇帝,起來吧!!”

坐在上方的慈禧打量了幾下越長越大的同治皇帝,隨後便抬起了她那雙過半都是長指甲的秀手。

“謝皇額娘!!”

同治起身的時候,小德子很聰明的搬來了一張椅子,剛剛好就在慈禧的下方,同治皇帝剛剛坐下,就給人一種“審訊”的感覺,甚至還不如剛剛站起來的那一刻。

“皇帝,最近學的怎麼樣了,那幾位知洋務的師傅,都給你教什麼了??”

慈禧喝了一口宮女遞上來的茶,不著痕跡的對同治皇帝問道。

“回稟皇額娘,師傅們給兒臣講了法蘭西,英吉利等國變法的經曆,其中一條君主立憲,兒臣不敢苟同……”

說著說著,同治就將君主立憲是什麼玩意,全部都說給了慈禧聽。

慈禧聽後大怒,臉色冰冷的說:“這幫家夥真是吃了熊心豹子膽了,竟然妖言惑君!!”

“我看他們這分明就是圖謀不軌,妄圖以臣代君!!”

慈禧雖然沒有什麼文化,但這些年的曆練,也讓她多少學到了一些東西,其中有關於皇權的東西,學的最精,君主立憲這種“包藏禍心”的東西,她一眼就看出來了。

“皇額娘息怒,師傅們也隻是在講課的時候提了提,兒臣也隻是聽了聽……”

同治很聰明的將自己摘了出去,畢竟提出來的人才是真正的壞蛋。

果不其然,慈禧聽到這話更加憤怒了,甚至直接說出:

“這幫人一個個都是狼子野心,依哀家看,都該趕出去,一個個的,都是禍害!!”

聽到要將那些人趕出去,同治表情突然複雜起來,隨後開口:

“這洋務終究是要辦的,外麵的人都在看我大清走勢,若是這個時候將他們趕出去,恐怕失了人心……”

“皇額娘,不如這樣,將他們安置在園子內,明麵是教學,實則兒臣幾天才去一次……”

聽著同治皇帝的建議,慈禧不置可否的點了點,隨後好似想到了什麼補了一句:

“記住,次數不能多了,以免被那些人蠱惑!!”

“皇額娘放心,兒臣自是有數!!”

同治皇帝聽到可以去園子的時候,臉上本來還算正常的表情,瞬間出現了喜色,隻不過很快又消失了,對著慈禧的時候,依然是那副老實孩子的模樣。

“皇帝,最近都說要搞洋務,你怎麼看,我大清真的到了非變不變的時候了嗎??”

高處的慈禧靠在椅子上,俯視著下方的正襟危坐的同治皇帝,給人一種“審視”的感覺。

“回稟皇額娘,兒臣以為,這變不變的,不是兒臣說了算,還得由皇額娘和諸位軍機處的大臣來說……”

“不過兒臣鬥膽詢問皇額娘,此時我大清,比之漢寇如何??”

如果說第一句話,慈禧聽的還很受用,那麼第二句就完全是在慈禧的心口捅刀了,彆人不清楚當年鹹豐皇帝是怎麼死的,作為枕邊人,她可是知道的一清二楚。

所以在聽到“漢寇”“漢國”這樣的字眼的時候,慈禧往往會很心煩,總感覺這兩個詞是什麼不祥之兆一樣。

而這也是為什麼慈禧不願意用西洋產品,依然還按古法的原因,畢竟這洋人的東西,用著用著,不就和漢國產生了聯係。

“皇帝,你認為我大清不如那漢寇嗎??”

慈禧威嚴的聲音在耳邊響起,同治咬了咬牙,最後跪倒在地,語氣低沉的回答:“兒臣不敢欺瞞,按實力看,確實如此!!”

等待的“訓斥”並沒有發生,而是一聲重重的歎息。

隨後就聽:

“你們都說要搞洋務,好,那就搞,哀家倒要看看,這洋務搞了,我大清是不是就好了,就比那漢寇強了!!”

同治偷偷抬頭瞄了一眼慈禧哀愁的表情,隨後又很快低下了頭。

“皇帝,你說,和曾國藩關係不淺的那個李鴻章,能用嗎??”

“兒臣未曾見過李大人,不知道如何回答皇額娘!!”

同治依舊回答的十分有分寸。

“哼,有用也好,沒用也罷,隻要他真的能夠振興我大清,就是讓他主持洋務,又有何不可!!”

慈禧的話讓同治的手掌明顯抖了一下,很顯然,這個洋務,在他看來,絕對是一個天大的好機會,而越是好機會,那麼誰能主持這件事,就成了一個關鍵的問題。

而對於同治最關鍵的問題是,那個李鴻章,是不是自己人,這一點,在同治看來,簡直比所謂“洋務”本身還重要。

畢竟這位李大人若不是他這一路的,而且最後還把洋務搞成了,那麼可想而知他這輩子會是什麼下場,尤其是這位聖母皇太後還很年輕的情況下,難不成真的要讓做第二個“四十年太子”嗎??

而且更關鍵的是,他活的過四十年嗎??

同治畏懼的看了一眼上麵的慈禧,隨後又很快低下了頭。

而在上頭的慈禧則是頗為擔憂的說:

“這個李鴻章,說是要搞什麼新軍,以取代目前的綠營,湘軍,還說要以新式軍法軍規來訓,甚至還說要辦什麼軍校……”

“你說,這件事是不是曾國藩私下授意,就是為了奪我大清之權??”

“新軍”二字在同治的腦海裡來回打轉,隨後開口:

“兒臣以為,既然是新軍,那自然不能讓他們獨管,就像當初的八旗和綠營,這新軍也應當如此……”

“建兩支新軍,各分旗漢,到時候誰有用,就用誰,豈不一舉兩得!!”

同治的話,就像是“點撥”一樣,一下子讓慈禧困擾很多天的問題解決,甚至直接讓慈禧對同治皇帝刮目相看,乃至說出了:

“我兒日後定是一代明君!!”

隻不過這個所謂的“明君”在同治看來,和罵他沒有幾乎沒有什麼區彆,唯一的區彆可能就是他現在連君都不算。

當這場“母子情深”結束後,慈禧在太監的攙扶下,走出了慈寧宮的大殿,看著帶有餘暉的落日,整個人都惆悵了不少,嘴角喃喃:

“這大清朝,沒有哀家,是真的不行啊!!”

…………

同治九年九月,經曆了來來回回幾個月的爭論,博弈,終於早九月十日這一天,古老的大清帝國,向全世界發出了屬於自己的聲音。

大清朝發布了建國以來,最重要的一次變法詔書。

按照詔書所說,凡是大清下轄領土,都將按照變法之策進行規劃。

其中首先就是學習洋人搞了所謂的海關,銀行。

這部分因為屬於財,所以管的極其嚴格,基本上要多僵化有多僵化,但對於一個本來就年紀大的帝國來說,這樣的改良,其實已經是非常不錯了,畢竟再多,可就要出事了!!

第二條就是招募家境殷實的少年,遠赴西洋求學,學成之後按照成績分配官職。

第三則是興辦工業的事宜,這部分確確實實還是官辦,商辦不是沒有,隻不過隻能投資一些日用等輕工業。

胡雪岩所謂的“以商代官”,目前看來還是受到了內部的強烈抵製。

第四和第五條基本就是有關於所謂的洋學,這部分主要講的是引進西洋學科,融入大清的“文化”,隻不過這個所謂的融入,最後也隻能靠搞官辦學堂來完成。

而所謂官辦學堂,也被認為地方和京畿二等,且所建數目,還要上交軍機處審批,可謂極其嚴格。

而真正引人注目的氣勢是第六條,第六條規定,在目前舊式軍隊的基礎上,建立兩支新軍,一支以直隸地區為主,又稱淮軍。

而第二支則是以各地八旗為主要招募對象,這支新軍又被人稱為“八旗新軍”。

整個洋務變法,基本就圍繞著軍事,經濟,西洋科技來進行,至於更敏感的地方,那是想都不敢想。

當這份洋務變法出世的時候,整個天下都轟動了,不為彆的,就為了其中那句“變法圖強”。

這大清朝,當真能強起來嗎??

(本章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