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格物以致知,實證以求道

7個月前 作者: 逍遙不憶年
第176章 格物以致知,實證以求道

第176章 格物以致知,實證以求道

“我也不知道。”

在眾人期待的目光下,林辰一臉坦然的說出了這句話。

“嗯?!”張誌平向來平靜的臉色,第一次出現了驚愕。

“那你剛剛怎麼說的這麼門門道道,老子都信了!”小五等人更是張大了眼睛。

林辰麵對眾人的驚訝,隻是輕輕一笑:

“雖然我給不了你們一條通天大道,但我可以給你們值一點前路。”

“還望先生指教!”張誌平臉上肅然起敬,連忙拱手行禮,作傾聽之狀。

“既然天下變化,不過人心。那我們想要至萬世之太平,我覺得,可以有兩種方法。”

“一,是用一個不會騙人的東西約束人心。”

“二,就是讓人與人之間不再相騙。”

林辰緩緩的說道。

“不會騙人的東西?”中年漢子在一旁沉吟,“我行走江湖多年,眸子會騙人,耳朵會騙人,人更會騙人,有什麼東西是不會騙人的?”

“就算是聖賢典籍,也會因為時間的流逝,有所缺失,從而失去其意,更會因為注釋人的不同,而帶上他人的見解……”張誌平同樣沉吟道,“更彆說人與人之間不會騙人,這幾乎不可能。”

林辰臉上帶著笑意,輕輕說道:“的確,這世間萬物,都會騙人,但我覺得有一樣東西不會。”

嗯?

張誌平與中年漢子麵麵相覷,隨後抱拳說道:“還望先生指教!”

“在這之前,我想先問一個問題,五加七等於幾?”

聽到這句話,林辰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臉上帶著笑意,問了一句。

“我知道,等於二!”眾人還沒回答,一旁終於找到插話機會的小五,便直接舉起了手來。

嗯?!

“伱們看嘛,五根手指頭,加上七根,這樣一根根的數,不就等於……”看著眾人的眼光,小五的聲音漸漸低了下去,整個人也慫了下去。

“我們家小子愚鈍,還望先生不要在意。”中年漢子強忍住打人的衝動,連忙抱歉道。

一旁的張誌平倒是沉吟了一下,若有所思道:“先生說的,可是算術?”

“沒錯,算術,也被我稱為數學,我覺得這東西,不會騙人。”林辰一字一頓的道出。

“數學?這不可能!”張誌平一聽,直接搖了搖頭,“朝廷每年在賬本上的稅收,最多隻有昔年一州之地的收入,明顯是不可能的。”

“賬本上的數字準確無誤,但稅收卻年年減少,這明顯是假的,又何來數學不會騙人之說?”

林辰聽到這句,也沒有惱怒,反問道:“如果再加上貪官汙吏、地主豪強拿走的那些稅呢,符不符合地裡的產出?”

“這……”張誌平明顯一愣。

如果這麼算的話,好像,也沒有什麼問題。

“所以說騙人的,從來不是數學,而是有人隱瞞掉了關鍵的數據。”林辰搖了搖頭,隨後繼續說道,“可倘若我們的社會,能夠嚴格按照數學來執行。”

“每個人的產出三分上交王朝,七分用於己身。稅收的三分,每一分都有著明確的出入,都化為了公開透明的數據供我們觀察。”

“整個社會的產出、消耗,都化成了明麵上的數字把控,公開透明,按照規定的數學分析,按勞分給創造價值的人,那這樣會不會就沒有壓迫,沒有剝削?”

“可是數字終究是由人來掌控的,既然是由人來掌控的,那麼它就可以在上麵動手腳,這樣一來,還不是一場空?”張誌平很快便抓住了其漏洞。

“可倘若掌控的,不是人呢?”

“這……先生,這是何意?”張誌平驚訝道。

“倘若我們的社會道德,不是文字來,而是數字,你覺得會怎麼樣呢?倘若掌控社會數據的,負責執法的,不是擁有著喜怒哀樂,人心易變的人類,而是像天道般冰冷無情的東西,你覺得,又會怎麼樣呢?”

張誌平一時間愣在了原地。

“道德也好,像天道般冰冷無情的東西也罷。他們不會有私心,自然也不會有偏倚。”

“除了自身生存所需,他們會把社會的產出變成數據,按照數學,公正的分配給每個人。隻要數據不經人手,再擁有強力的執法手段,這樣哪環數據對不上,就進行製裁。並且執法者沒有情感,自然不會留手,層層剝削,損公肥私的行為就會被遏製,這……”

張誌平越想,越覺得林辰的話似乎有些道理。

而他分析的同時,一旁的中年漢子等人,眼睛卻是越發明亮。

他們之中大部分人,就是被地主豪強、貪官汙吏,以做假賬的方式,強製征了幾輪稅收。

對於他們來說,隻是想交好稅收,安心的過日子而已,這種方法,讓他們有種止不住的心動。

“可這樣怎能做得到?”想清楚了,這一點,張誌平卻喟然長歎,“並且我覺得用數學來管理社會,是不是少了一些……人性?”

“所以我考慮了第二種方法,那就是人與人之間不會騙人。”林辰笑著說道。

“還望先生指教。”張誌平拱了拱手,再度做出傾聽之狀。

他明白,林辰說的每一句話,每一個方法,都不是無的放矢,誇誇其談,而是有著開萬世太平的可能,自然不敢錯過一句。

“老先生覺得,什麼樣的人,不會騙人?”林辰率先問道。

“擁有著崇高品性的君子,他們說話,每一句都對得起自己內心,自是不會騙人。”張誌平鄭重的說道。

他所說的君子,是真正的君子,而不是自稱的小人。

“那如果人人都是君子,人人都持身正道,那你覺得,人與人之間,還會相騙嗎?”

“這不可能……”張誌平臉上閃過驚訝,再度出聲,可下一刻,他就閉上了嘴巴。

使人人如君子,互不相騙,持身正道,從而使天下大同,這不就是上古先賢,創造道德的最終目的嗎?

“但如今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又如何能恢複上古之時盛景,使得風俗淳樸?”想到這裡,張誌平發出了長歎。

“那可不一定。就好比如受到良好教育,從小在善良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就算再怎麼變壞,也能有自己的底線一般。”

“倘若我們能在每一個人的思想中,都注入善良、淳樸、真誠等品質,那他未來再怎麼差,也不會變成一個十惡不赦的壞人,這,又何嘗不是一種方法?”

簡單來說,就是思想鋼印。

利用思想鋼印的手段,在每個人的腦海中注入善良、向上、誠實等優良品質,從而徹底的改變整個社會的風氣,使得人人交心,共同努力,創造盛世!

“這……又如何能做到?”麵對這幾乎不可能的事情,張誌平發出囈語。

無論是用數學管控社會,還是將善良的思想注入人心,這些,以當下的情況,根本不可能做到。

難道這萬世太平,永遠都不可能嗎,無論我們再怎麼努力,付出再怎麼多的鮮血,換來的,卻隻是一個三百年的,輪回?

就在張誌明感到有些絕望之際,突然間,看到了林辰微笑的神色。

隨後,他似乎明白了什麼,臉上莊重,連忙挺身,然後跪拜在地。

“還望先生傳吾等救世之道!”

中年漢子等人見此,也紛紛跪地了下去。

“還望先生傳吾等救世之道!”

小五看了看,有一些不情願,但猶豫了片刻,還是跪了下去。

林辰見此,臉上毫無動容之色,反而拂袖一招,眾人便感覺到有一股巨力將其扶起。

“爾等何須做如此姿態,豈不聞這世間大道,都是自己一步步求來的,哪有向他人而索取的?”

“看上古聖賢,周遊六國,見過律法之殘酷,見過君主之無能,見過利益之熏心,最終在一次次思考實證中,才終於明白了,道德約束人心的關鍵。”

“自此創立儒家,傳道天下,一舉建立了文明的精神內核,自此源遠流長,生生不息!”

“即便是先賢,都是通過艱辛萬苦才求得道來,你們覺得一句話,就能求得來這通天的大道?豈不是貽笑大方!”

“這世間的大道,唯有自己親自實踐過,才能明白正確與否!”

“格物以致知,實證以求道!連親身實驗都沒有,就這樣輕易的把希望寄托給他人?”

“要知道,這個世界上,唯有道,是用來求的,而不是走捷徑而得的!”

“格物以致知,實證以求道,這世間,唯道以求!”

聽到這番話,張誌平挺起身,喃喃說道,眼睛越發的明亮。

連親自動手過都沒有,又如何覺得這條道路不可行?

在禮儀崩壞,戰爭橫行的上古時代,聖賢都能冒著生命危險,周遊天下,以建大道流芳百世。

那到了今天,自己又為何不能繼先賢之誌,嘗試走出屬於自己的道?

“先生說的對,沒有試過,又怎麼知道有沒有可能?”張誌平再度行了一禮,敬重的說道,“還望先生能讓我跟隨在左右,時時聽從先生教誨,以走出一條為萬世開太平的道路來。”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雖然年長,但你的知識跟理念比我深厚,我自然認你為老師。

“哈哈,大可不必!我的道不在太平,道不同,亦不相為謀!”林辰哈哈一笑,拒絕了他的請求,隨後說道,“不過你若是真想求得太平之道,或許可以去江陵看看。”

“這是為何?”眾人聞言一愣。

林辰輕輕一笑,沒有回話,而是站起身來:“雨停了,我該走了,希望日後,有緣再見。”

就在眾人沒反應過來的時候,林辰縱身一躍,走出了廟門。

“先生,等等!”張誌平等人一愣,連忙追了出去。

打開廟門,隻見雲消雨霽,明月朗朗,廟前空無一人,仿佛剛剛的一切,都是幻覺。

“這!”

一聲驚呼,把張誌平等人喚醒,回頭望去,隻見一個黑衣漢子,指著一處空地,手止不住的顫抖。

眾人紛紛大驚,因為其所指位置,正是剛剛那位白衣少年生火的地方。

那裡剛剛還有著燃燒的焰火,滿地的乾草,以及半焦的木柴,現在這一切都無影無蹤,隻留下一片小小的空地。

“仙人啊!”眾人紛紛跪拜,以為仙人,驚呼不止。

場上唯有兩人還站著,眸中倒映著天上的明月,眼睛如星辰般璀璨。

一個是大乾的前宰相張誌平,一個是被叫做小五的黑衣少年。

“格物以致知,實證以求道,隻要人人心向善,便可得萬世太平嗎……”

“算術管老爺嗎……”

雨後的涼風,劃過了長長的森林,拂過了兩人的臉龐。

很多時候,曆史的轉折點,往往發生在一件不經意的小事,不起眼的地方,當時經曆的人往往也不會察覺。

隻是等許多年後,人們翻越青史的時候,才會恍然發覺,哦,原來就是在這一刻,世界因此而改變的呀。

是以誰又知道,這場古廟中,他們如同夢幻般相遇白衣少年的場景,在未來,會不會也成為曆史上,一個著名的轉折點呢?

我們都在創造曆史啊,誰也不會清楚,自己會不會成為青史中的人。

所以說,有時候想想,還挺讓人期待的呢。

——

數百年後,當後人翻閱起曆史記載時,偶然發現了一本,殘破的古籍,上麵赫然書寫著一段過往。

【野史奇聞】

前乾末年,夏初,儒家先賢與太平道主於荒野之外,偶遇奇人。

其白衣勝雪,翩若遊龍,煥然若仙人也。

兩人神往之,遂與其交談,發現其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更通曉古今之變,不禁心中歎服。

交談之中,奇人感慨道:“千古變局,不過人心!”

兩人不由大驚,起身拜下,求太平之法。

奇人笑道:“格物以致知,實證以求道,自古隻聞先賢求道,何來從他人處得道,爾輩當自強矣。”

兩人再三懇求,奇人遙指南方:“東南有紫氣,籠罩雲夢澤。”

遂隨風而散,眾人見之,以為上古聖賢,真仙臨凡,指引眾生,紛紛伏地而拜,遂下江陵。

至七月流火,盛夏之夜,有紫微星動,亮於中天,後星隕大澤,震驚世間。

千古變局,自此而生,因有天上法,降人世間!

(本章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