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太歲王(1)

2017-06-30 作者: 魚離泉
第245章 太歲王(1)

我和葉淩菲繼續朝外摸索而去,走了不久後,前方突然出現了一點亮光。這亮光帶著朦朧的淡藍色,在地底顯得十分突兀。

我們敢肯定,這個地方絕對沒有燈,甚至連傳說中的夜明珠或者螢石之類的也沒有。

等我們沿著亮光的方向稍微走近了,我摸了摸山壁,發現這一段石壁十分潮濕,石壁上生長著一層淡藍色的藻類,我們所看見的淡藍色光暈,正是從山壁上生長的藻類發出來的。

亮度並不太強,隻能勉強照亮山壁周圍兩三米的地方,但因為是藍色的緣故,讓周圍看起來竟然帶著一層夢幻的美感。

隻可惜離這裡幾百米的地方,正有成千上萬的老鼠在啃噬一個巨大無比的“太歲”,隻要想想這幅畫麵,眼前帶著藍色光暈的美感頓時就被破壞殆儘了。

“是一種罕見的地下藻類,能夠吸收周圍環境的一些稀土元素,然後像螢火蟲一樣釋放出生物光。”葉淩菲說道。

“你認識這種藻類?”我回頭問道。

“彆忘記了我可是學生物學的,畢業乾的也是環境保護的工作。”葉淩菲帶著小小的得意說。

“所謂的環境保護,其實是真相派的外圍用的一個幌子吧?”我嘀咕了一句。

葉淩菲不高興地說:“可是我當初是真心認同那群環保者的理念。這個世界之所以會變成現在這個醜惡的樣子,還不是因為人類對大自然過度索取,濫砍亂伐,排放各種汙染造成的。”

我不想和葉淩菲在這個問題上爭論,和一個極端者,哪怕是在環保上的極端者爭論本身就不明智,更何況對方還是一個性格執拗的女人。女人真要不講理起來,作為一個男人怎麼和對方爭都是錯。

“你說這裡的老鼠之所以長這麼大,會不會那個地方的太歲有關?不然一般的太歲,你什麼時候聽說過有直徑幾十米的?”葉淩菲見我沒有吭聲,問道。

“有可能,這樣大的太歲,本身就不正常。以太歲為食的老鼠,個頭自然也比一般的大,而這裡蟒蛇又以老鼠為食的話,超出一般的蟒蛇大小也可以理解了。”我沉吟了一下說道。

“那麼有沒有可能,這地下洞窟的秘密,其實就在那巨大的太歲生長的地方?我想那個地方一定是有某種物質,或者是某種特殊的環境,才讓太歲長得如此巨大,否則根本說不過去。”葉淩菲說。

我點點頭,認同她的分析。說不定這宛如迷宮的地下洞窟,還真的有秘密藏在那巨大的太歲下麵。

隻是這太歲太大了,而且周圍還有鼠群正在進食,要想找出其中的秘密,怕是不太容易。

“咦,這裡好像有些不對勁。”葉淩菲看著發出藍色光暈的山壁,突然說道。

“怎麼了?”

“你看,這裡的藍色藻類,似乎被什麼東西劃掉了一大塊,這種有規律的圖案,絕對是人為的。”

這個時候我才看清,在山壁靠下麵一點的區域,的確有一塊沒有藍藻。缺失的部分是一個近乎標準的方形,方形的邊長大概有二十多厘米,因此照在地上的藍色光亮,就出現了一個差不多大小的暗區。

我試著去查看那個黯淡的區域,這才發現那個地方竟然有一處凸起,離地麵隻有幾厘米,如果不是因為現在這塊凸起正好沒有光亮照射,那麼根本不會去注意。

我取出匕首,小心翼翼的趴在地上,用手中的匕首一點點將那塊凸起周圍的泥土劃拉開,很快就露出一個邊長約十七八厘米,中間有一個圓形孔洞的人造物,而且看樣子還有相當長的部分埋在地下。

這個人造物摸上去有些像石頭的材質,確切的說,更像是某種黃色的玉石,如果下麵埋著的部分足夠長,那麼很可能是一件玉琮。

玉琮一般都是內院外方的造型,是古代用來祭司神祗所用,是祭祀時的六大禮器之一,它與玉璧、玉圭、玉璋、玉璜、玉琥被稱為“六器”。《周禮》就曾記載:“以蒼璧禮天,以黃琮禮地”。

一般學者認為玉琮是一種溝通天地的法器,上大內圓象征天,下小和外方象征地,其是內圓(孔)外方的造型,印證“璧圓象天,琮方象地”的道理。巫師也常用劣質的玉琮、石琮,或被燒過的玉琮,來鎮墓壓邪、斂屍防腐、避凶驅鬼。

因此玉琮的使用,一般都很慎重,要麼是被用來進行祭祀,要麼就是被用來鎮壓邪魔。

我看看周圍的環境,這裡明顯不是什麼祭祀的場所,如果這裡的玉琮是另外一種用途,那麼我將它從地下取出來,到底是對是錯?

聽到我的疑問後,葉淩菲說道:“沒事,放心取出來就是了,這裡不可能是鎮壓邪魔的地方,要知道真正需要用玉琮這樣的國之重器來鎮壓的邪魔,周圍更不知道會布置多少法陣和其他配套的祭器,根本就不是一個玉琮能夠鎮壓的。”

我想想也是,於是費了好一陣功夫,終於將玉琮從地下刨了起來,玉琮的高度差不多也有十五六厘米。

清理掉圓形孔洞中的泥土和碎石,拿到布滿了藍藻的石壁前仔細觀看,這才發現玉琮的表麵,刻畫著模糊的花紋。

這些花紋帶著某種蒼涼古樸的奇襲,花紋的一些轉折處,又是以類似巴蜀圖語的圖案文字雕刻而成,讓這件不知道存在了多少年的玉琮憑空多了幾絲神秘的氣息。

“如果我沒有猜錯,這件玉琮應該是古蜀國開明王時期的。”葉淩菲看著我手中的玉琮上的符號,說道。

“開明王?不就是明智軒祖上,古蜀國最後一個王朝麼?這上麵的字你認識?”我好奇地問。

“認識一點,彆忘記了我父親,還有我外公,我二叔公他們都是乾什麼的。”葉淩菲微笑著說。

我想想也是,葉淩菲的父親是比我們早了十幾年發現青銅之門的考古學家,她的外公是羌族最資深的釋比傳人,而她的二叔公葉教授,也是著名的古蜀專家。葉淩菲在古蜀文化方麵,可以說是真正的家學淵源,比起我來要強得多。

因此既然她都這樣說了,那麼有很大的可能,這件玉琮的確是來自於古蜀時期的開明王朝。

開明王朝是古蜀國最後一個王朝,十二世蜀王的時候,金牛道的開通相當於打開了古蜀國的天塹,也讓秦國大軍毫不費力的進入今天的四川地區將蜀國滅掉。

而這個地方本身就是位於古代的金牛道旁邊,出現開明王朝時期的玉琮,似乎也毫不奇怪。奇怪的地方就在於,是什麼人故意將山壁上的藍藻挖下一塊,然後指引我們挖出這個玉琮?

我總感覺這件事的背後,似乎孕育著一個陰謀,可是卻想不通到底是誰會這麼做,目的又是什麼。

“難道說,這個玉琮還有特殊的涵義?”我抱著玉琮,仔細看上麵模糊的花紋,和十幾個不知道涵義的巴蜀圖語符號,卻絲毫看不出有什麼特殊的地方。

“先拿著吧,我總感覺我們離真相應該越來越近了,如果能找到肖蝶他們幾個,就更好了。”葉淩菲說。

我將玉琮放進背後的背包,因為玉琮本身的體積也不小,為此還不得不將幾樣暫時用不上的東西扔掉。

但是其中一件準備扔出去的東西,卻引起了我的注意。那是一塊拳頭大小的猶如矽膠一樣的東西,形狀不規則,軟乎乎的手感倒是不錯。

我看著這團東西,心中沒來由的感覺到一陣恐慌。這背包是我親自收拾過的,我可以肯定背包裡麵是絕對沒有這樣一團東西。

並且先前在縣城裡麵的時候,我還曾換下身上的濕衣服並放在背包裡麵。那個時候我也沒有看見眼前這團黃白色的矽膠一樣的物品,那麼這玩意兒是什麼時候,又是被什麼人放入我的背包的?

葉淩菲猶豫了一下,說道:“我覺得這玩意兒有點像……太歲!”

我猛地點頭,的確,這種疑似矽膠的軟乎乎的東西,真要說起和“太歲”十分相似。

同時我的背心又升起一股寒意,太歲不過是我們二十幾分鐘前才看到過的,如果不是它的存在我們甚至已經摔死了。

可我卻敢肯定自己絕對沒有將這樣一團太歲放進背包,這段時間也沒有接觸其他人,那麼這玩意兒難道是自己跑進去的?

民間都說不能在太歲頭上動土,否則衝撞了太歲,要倒大黴。我和葉淩菲直接掉在太歲的身上,真要說起來這惡劣程度比在太歲頭上動土要嚴重得多,總不會是這玩意兒還真的顯靈,要附在我身上給我帶來黴運吧?

葉淩菲大概也有些心裡發毛,弱弱的說:“要不,將它扔掉?”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