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麵性

2020-08-21 作者: 我欲乘風歸
第兩千四百五十章史書中的兩麵性

在成都府中,田況一直伴駕趙禎左右,這是作為州府官員必須做到的事情,趙禎也沒有什麼說麼,畢竟他田況對成都府的了解要遠勝趙禎自己。

挑選了一處風景不錯的酒樓,趙禎便在嘈雜的臨街的雅間中挑起窗簾的讀書,不知為何,在這吵鬨的集市中,趙禎反而能安下心來,在深宮高牆之內卻無法做到心靜神寧。

三才和蔡伯俙都知道趙禎的這個習慣,一旦讀書便喜歡挑選吵鬨的地方,但彆人去不能打擾,也不知道官家為何有這般的癖好。

今日讀的是《隋書》,趙禎已經通讀過數遍,但依舊對魏征等一眾名臣編篡的《隋書》感觸頗深。

之前趙禎已經讀完了大量隋朝的野史,這些來自民間的史書和官修史書最大的區彆便是過於誇張,並且有好有壞相去千裡。

這也是趙禎在通讀過《隋書》之後讀遍野史又複讀《隋書》的原因,其中有許多地方有待商榷。

當然趙禎也會總結自己的經驗,總結大宋的經驗。

漢家王朝的皇帝就是有一個弊端,無法對自己疆域的所有地方了解的透徹,這不是皇帝不努力,而是沒有辦法。

之前的漢家王朝,包括曆史上後世的王朝都是受製於交通的不便,車馬需要好久才能從一個地方到達另一個地方。

而一般的帝王最明智的決定便是乘船出行,隋煬帝為何要修京杭大運河?

這個殘暴的皇帝不光是為了貪圖享樂方便自己下江南遊玩,而是他目光長遠,想要為國家謀取長遠的戰略利益,促進經濟的發展,讓國家更加富足。

在趙禎的認識中,隋煬帝是個暴君但不是昏君,這兩者有著本質的區彆,隋朝滅亡的如此之快和隋煬帝修建京杭大運河並沒有直接關係。

人說隋煬帝修運河是為了在江南選美女,這樣的話若是在大宋出現,一定被人罵成狗腦袋,選美女哪用那麼大工程,派幾隊禦林軍在江南搜刮一圈就完了,還用的著等六年!?

隋修運河與秦修長城一樣,不光大氣磅礴,是中華民族的象征。更是有著積極的作用,相比秦始皇修長城,運河的作用要大得多,長城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搭進去這麼多條人命,但其結果依舊是卻擋不住草原民族。

世界上沒有無法攻破的堡壘,也沒有永遠攔得住敵人的城牆,大宋隻是在燕雲之地修建城牆,但並沒有大肆的擴張。

大宋的長城隻是為了穩固神都的地位和安危而已,充分利用地形把京畿道變成一個堅固的堡壘。

但運河就不一樣了,因為中國的河都是從西向東往海裡流,南北交通就不便了,這條大運河的出現正好解決了南北溝通問題。

天塹變通途,這本是極好的事情,後世多承其惠,即便是現在的大宋也在不斷的利用和維護京杭大運河,但問題是這些好事不能攢一塊兒乾,你受得了,老百姓受不了。

隋煬帝太著急了,趙禎通讀史書秘聞之後,甚至懷疑他是一個擁有性格缺陷的人,好歹也是隋朝的第二任皇帝,營建東都洛陽,遷都,改州為郡,又改度量衡依古式,種種手段相當了得。

可以說隋煬帝的政治手段已經相當成熟,但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卻在最不該著急的時候著急了。

隋煬帝頻繁發動戰爭,西征吐穀渾、三征高句麗,濫用民力、窮奢極欲,引發全國範圍農民起義,天下大亂,導致隋朝崩潰覆亡。

三征的高句麗不是現在的高麗王朝,而是包括了現在大宋北方的一些吐蕃,甚至是東海女真。

但高句麗並不算是高麗王朝的前身,它桀驁不馴700多年了,頭400年都城在吉林,後300年在平壤。

所以說高句麗是中國的政權,而非後世半島小國說是他們的政權…………

煬帝三次打高句麗,用了一百多萬大軍,僅僅生還了兩千七百人,其中雖有誇大,但在趙禎看來依舊是不小的損傷。

因為高句麗利用地形采用了衣服中極為特殊的戰術對付隋軍,就像是後世著名的遊擊戰一樣,隻不過更多的利用天氣。

北方天氣寒冷,天氣晴朗萬裡無雲的季節我不跟你打,我撤,退守艱難險道之後積蓄力量,而一到冬天我便反攻,拖住你,在嚴寒的季節裡你自己就凍死了。

為了打高句麗,光從陸上興兵不行,還得走水路,走水路就需造戰船。工匠整天在海裡泡著折騰,腰部以下半個身子腐爛生蛆,不下去的話就斬首,這就是隋煬帝的暴政,也使生產遭到嚴重破壞,老百姓忍不了,農民起義自然而然的爆發。

唐太宗說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這話是沒錯的,之後的正統王朝再也沒有過如此急躁的帝王。

但在趙禎放下《隋書》之後卻感歎隋煬帝的可悲,從他的手段和事跡上來看,他是一個雄才大略之主,為達目的不擇手段。

但凡他的計劃實施的慢一點,但凡對門閥之家忍讓一點,也不會造成隋朝覆滅的結果,雖然他想著利用征服高句麗的辦法來瓦解門閥世家,但這個想法太過不切實際。

李淵追諡楊廣為隋煬帝實在是太過貼切,煬之一字為金屬熾烈燃燒,便正是符合楊廣的性格,當然也是形容他的酷烈。

一本隋書通讀下來,不光能看到楊廣的殘暴,也能看到唐人對他的詆毀,史書就是這樣,有時候不得不帶著有“有色眼鏡”去看人,當然也要帶著“有色眼鏡”去看作者。

每日讀一篇這是趙禎的習慣,當他看完了帝紀第三-煬帝上帝紀第四-煬帝下後,意猶未儘的咋了咂嘴。

提筆在煬帝二字的邊上加上自己的話:罪在當代,功在千秋!

大宋的交通便利使得帝王可以隨意出行,隻要能形成一種巡查製度就好,皇帝要想了解自己的國家,就要眼見為實。

官員們可以營造出一個“理想的州府”但卻無法避免有人說真話,隻要帝王到了某地,或多或少能夠自己發現問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