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文安天下,武定乾坤

2017-11-15 作者: 幾回春秋
第8章 文安天下,武定乾坤

蔡邕忠心為國。後來董卓進京,挾持天子,把持朝政。曾召蔡邕入京輔佐,蔡邕不去。董卓怒回蔡邕:“汝不來,吾殺汝全家。”蔡邕不得不舍身報國,入京為官。

劉凡的兩首憫農讓蔡邕感觸很深,一向注重文采的他,在這首詩裡把文采放到其次,他看到的是那憂國憂民的情懷。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四海無閒田,農夫猶餓死,蔡邕好像得了憂鬱症一樣,這幾句詩一直在他心裡揮之不去。

“公過獎了,隻不過是有感而發罷了。”劉凡麵色不好意思。

就算作出憫農也不一定是君子,就比如李紳,其實他是一個貪官汙吏。當然,可能他作出這兩首詩之前也是一個品德高尚的君子,隻是後來官做大了,最原始的初衷變了。

“西秦亭侯以為如今天下如何?”蔡邕平複了一下心情,向劉凡問道。

“天下大亂不遠矣!”劉凡痛聲說道。

“何出此言?”蔡邕大驚,問道。

“張讓,趙忠等宦官亂政,任人唯親,胡作非為,貪暴狠毒,無人敢問。天下民怨沸騰,均在爆發的邊緣,隻要有一顆火星,就可引起燎原之火。”劉凡聲嘶力竭,一臉的悲憤。那模樣好似要生啖他們的血肉。

隨著陳蕃,竇武與宦官勢力鬥爭失敗,宦官勢力的勢力又達到了極致,張讓,趙忠,夏惲,郭勝,孫章,畢嵐,粟嵩,段珪,高望,張恭,寧遠,韓悝等十二人皆封為列侯,漢靈帝對他們寵信無比,甚至常說:“張常侍是我公,趙常侍是我母。”朝堂上解決不了的事情,漢靈帝都會退往幕後詢問張讓,張讓說道,漢靈帝無一不聽。

漢靈帝的昏庸也使十常侍肆無忌憚,高牆大第,等同皇宮,父母兄弟皆封高官,殘害當地百姓。

“吾漢室有救耶?”

從剛才的一番分析,蔡邕便認為劉凡是曠世奇才。所以迫不及待的追問。

“如今天下大亂以定,無藥可救。”劉凡搖頭。

若是要劉凡早點降臨這個世界二十年,憑借後世的見識和自己的能力,還有幾率把大漢從危機之中拉回來。但是現在張角已經即將完成準備,無數的梟雄能人應世而出。最主要的是劉凡自己手中毫無權利,雖然他是一個武人,但他最渴望的是封狼居胥,燕然勒石,而不是對同族下手。

想起黃巾起義和董卓亂政的慘狀。劉凡悲痛不已,他有心逆天,卻無力回天。

聽到劉凡的話,蔡邕麵色慘然,心有戚戚。就在絕望的時候,劉凡的眼睛一眯,一字一頓的說道:“沒有大亂,如何新生!不把現在的秩序打破,如何建造一個最完美的秩序。”

字字珠璣,不經大亂,如何新生。

蔡邕和衛覬齊齊震動,誰是創造新秩序者,難道是眼前這個弱冠少年。兩人搖頭,不敢深思。

“西秦亭侯有王佐之才,若不去為國效力,實在可惜。吾欲把汝推薦給太守王邑,明年必舉孝廉為郎。”蔡邕期待的說道,他真的希望劉凡有挽救大漢於水火的能力。

“吾年僅十六,未到舉孝廉之齡。”劉凡搖頭。

年十六?蔡邕和衛覬對視一眼。因為劉凡身材高大,麵色雖略有稚嫩,但是氣質很成熟,他們以為劉凡起碼有十八歲,甚至二十歲。

“不然,戰國甘羅十二歲便為秦國上卿,十四歲拜相。卿才更甚,又為大漢宗親,如何不能為郎。”蔡邕緩了一口氣。

劉凡微微一笑,還是搖了搖頭。

文安天下,武定乾坤。亂世即將到來,隻有武略才能終結亂世。

“為何?”蔡邕不解。

從昨天看到劉凡分發土地,救濟流民,蔡邕就知道劉凡是當世人傑,心血來潮,特來拜訪。不惜等候一上午,就是要了解一下劉凡。

一首憫農蔡邕判定劉凡的才華驚豔,一聲天下大亂不遠矣蔡邕判定劉凡目光深遠。一句沒有大亂如何新生,蔡邕判定劉凡有王佐之才。他能感覺到劉凡的拳拳報國之心,但為何不欲舉孝廉為郎?

如果劉凡知道蔡邕心裡給他的評價,估計臉會更紅。他隻是一個沙場將軍。才華驚豔,王佐之才跟他沾不上邊,作為一個穿越而來的人,眼光還是有的。如果有一天他成為一方諸侯,他會自信,但不會自大,他會虛心納諫,不會因為言忠而逆耳。

“吾自幼精習兵法,懂得排兵布陣。自認有萬人之勇。望公引薦太守。”

劉凡話說得很直白,他不想從文,想從武。

機會來了就要把握住,既然蔡邕說他要讓王邑舉薦自己為郎,說明蔡邕和王邑關係不錯。

前世沒有聽說過王邑,但是從這一世劉凡的記憶裡知道王邑是繼董卓之後的河東太守,董卓在就任河東太守的期間驕淫奢侈,河東百姓非常厭惡。而王邑接任太守期間在河東郡內很有威望,頗得吏民愛戴。

蔡邕猶豫了一下。劉凡的回答讓他很意外。如此才能,居然說自己是武人。

“罷了,人各有誌,不可強求。”好一會,蔡邕才搖頭歎息道:“明日我就上太守治所,向其舉薦。”

(本章完)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