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個月後,雁門郡。
“大將軍!右軍師請您儘快回陰館主持大局。”
劉凡在夏湖漢軍軍營中處理軍務,一名小吏入帳向他稟告道。
“知道了。”
劉凡平靜的回應了一句。這已經是賈詡第三次派人來催促他了。
塞南的情形他已經知道,無數流民湧入雁門。給雁門造成了很大的負擔。
流民慕他名而來,他自然會給百姓一個安身立命之所。
他早已傳令蔡邕、張鈞等人動用鐵城的軍糧接濟流民。
另下令蔡邕向雁門世家購買糧食。又派人前往太原等郡向豪強世家購買糧食。
雁門世家中規中矩的賣他糧食。
而太原豪強肆意的抬高糧家,故意趁火打劫。但劉凡又不得不買糧食。
劉凡隻能將太原、上黨、代郡、西河豪強世家的這種可惡的行徑記下來。
等他將局勢穩定下來之後,再向他們算賬。
金銀珠寶他有的是,即便是皇宮也沒有他這種財富。但他不甘心這種吃虧。
吞進他多少,他要讓豪強世家,連本帶利吐出來。
他在鮮卑單於庭獲得的財富夠十萬大軍支持十年。
但這種想法太樂觀了,戰爭封賞,戰爭撫恤這是戰爭最大的消耗。
這兩點若是不處理好,勢必會讓軍隊士氣下降,令士兵在戰場上不敢拚命,因為他們有後顧之憂,也有付出得不到回報如枯木死灰般的沮喪心情。
若軍隊沒有軍餉,甚至吃不飽飯,出現嘩變是必然。除非是有頑強信念的哀兵。
賈詡之所以連連催促劉凡回陰館,是因為要劉凡出麵穩定民心。
安置流民的主要決策都需要劉凡來決定。
流民源源不斷的向雁門來。這種事情越是拖,越煩亂。
劉凡調集徐晃部九千“騎步兵”,趙雲部六千騎兵,關羽部三千五百陰山鐵騎,近兩萬士兵囤積在沃陽,糧草齊備,隨時準備進攻定襄。
夏湖這邊駐紮了兩萬新招募的士兵,由黃忠、張遼訓練。
這些士兵有的是雁門各地的百姓,有的是來雁門的流民,有的是太原、上黨、西河、代郡慕名而來的壯士。
他們全都是身強體壯之輩,從精兵之地,選出的精兵。
由於他們全都是新兵,劉凡暫時讓他們全部駐紮在夏湖。
這些士兵都有武器弓箭,但是沒有盔甲。
劉凡下令申屠鋼暫時以製作劄甲為主,為新軍武裝盔甲。
劄甲比魚鱗甲更容易鑄造,也是這個時代普遍的漢軍盔甲。
魚鱗甲分好多種,也分好多等級。越精致的魚鱗甲防護能力就越強。
漢軍許多士兵穿戴魚鱗甲,而那種魚鱗甲粗糙的和劄甲沒兩樣,甚至防禦還不如劄甲。
羽林、虎賁的披戴的魚鱗甲,才算是真正的魚鱗甲。
而劄甲的甲片是正排列,沒有魚鱗甲的緊密度,也沒有魚鱗甲那種靈活,更容易被槍、矛將甲片挑開。
但劉凡不想充次,真正的魚鱗甲打造出來兩萬套需要好幾年,索性先製造兩萬套劄甲。
新軍的武器大都來源於戰利品,這些武器也要慢慢換掉,最終換成漢軍的製式武器。
除此之外,劉凡令申屠鋼製造馬槊。
馬槊的前端類似短劍,可以砍可削,刃部下通常有留情結,給戰馬高速衝鋒的時候不至於貫穿對手。
馬槊裡邊有非常多的講究。槊杆根本不像步槊所用的是木杆,而是取上等韌木的主乾,剝成粗細均勻的蔑,膠合而成。
那韌木以做弓用的柘木為最,次以桑、柞、藤,最差也得用竹子。把細蔑用油反複浸泡。泡得不再變形了,不再開裂,方才完成了第一步。
而這個過程耗時將近一年,一年之後,將蔑條取出,蔭涼處風乾數月。後用上等的膠漆膠合為一把粗,丈八長,外層再纏繞麻繩。待麻繩乾透,塗以生漆,裹以葛布。
葛布上生漆,乾一層裹一層,直到用刀砍上去,槊杆發出金屬之聲,卻不斷不裂,如此才算合格。然後去其首尾,截短到丈六左右。前裝精鋼槊首,後安紅銅槊纂。
經過不斷調整,合格的標準是用一根麻繩吊在槊尾二尺處,整個丈八馬槊可以在半空中如秤杆般兩端不落不墜。這樣,武將騎在馬上,才能保持槊尖向前而不費絲毫力氣。
如此製造出來的槊,輕、韌、結實。武將可直握了借馬力衝鋒,也可揮舞起來近戰格鬥。隻是整支槊要耗時三年,並且成功率僅僅有四成,因此造價高得驚人。在漢唐以來,馬槊一直是世家出身將領的標誌。
這種東西在曆代軍事上是非常禁忌的武器。其製作工藝複雜,卻不難,但需要花大代價、需要長達三年的時間去完成一杆馬槊。最終,還非常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
若將其組裝至全軍,是癡人說夢。但隻製造三百支,劉凡還是能負擔起的。
三年後,就算隻能成槊一百支,也是賺的,他可以將馬槊賞賜給有功勞的將士,以激勵士氣。
待小吏離開之後,劉凡將黃忠、張遼叫來,對他們交代一番,然後吩咐親衛,準備離開夏湖。
黃忠、張遼拍胸擔保,一定不辜負主公期望,讓新軍儘快成為精銳騎兵,可以上陣殺敵。
這一段時間和連很安分,鮮卑俘虜也很安分。
他們為劉凡牧百萬牛羊,養馬訓馬。如同普通的牧民一樣。
劉凡一直在想唐太宗李世民為何能被尊為“天可汗”,成為一時的天下共主。
為何他死後,無數胡人貴族割耳劃麵,即便是貴為王子的胡人也請求為唐太宗殉葬。
難道是唐太宗一直與異族和親,才使他有尊崇的地位?
不是!
那“大有胡氣”的朝代中,邊疆戰爭之頻繁和戰事次數之多,在華夏曆朝曆代中非常罕見。要不然也不會出現那麼多大氣磅礴、豪言壯語的邊塞詩。
特彆是貞觀年間,唐軍鐵騎四麵出擊,依次取得了對東突厥、吐蕃、吐穀渾、高昌、焉耆、西突厥、薛延陀、高句麗、龜茲,印度用兵的勝利。金戈鐵馬,將疆土拓至極致。
則由於後世朝代偃武修文的風氣,唐代甚至成為了華夏尚武精神的絕響。
外國失禮,一聽唐軍出動,國王竟然被嚇死。
天下皆在李世民的掌控之中,他還選擇和親,就是為了天下穩定。
他曾說過,我是百姓的父母,隻要對百姓有利,絕不愛惜一個女兒。
他認為將女兒嫁給外族首領,生了孩子,就是他的外孫,外孫當上單於後,可讓邊境穩定三十年。
這種民族政策,讓唐朝空前繁盛。
但唐太宗沒有使異族徹底歸心,唐強的時候,異族也在變強。使大唐中後期風雨不斷。
帶著八百親衛離開夏湖時,劉凡望著美如畫卷的山川、河流,幽幽一歎。
大漢在他手中,不能失去骨氣。經過虞謐一事後,劉凡越來越厭惡和親。
他心中的大漢是儒皮法骨,他要以霸道行王道。
他要的不是戎狄臣服,而是歸服。
Copyright 2021 樂閱讀tw.27k.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