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七 清風居士的田園情結——淺談樊新旺和他的小說《村架傳說》

2014-08-19 作者: 樊新旺
序七 清風居士的田園情結——淺談樊新旺和他的小說《村架傳說》

史新慧

夏夜,在振興路南延漫步,間或有陣陣並不十分悠揚的笛聲隨風飄來。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循聲望去,吹笛的是個中年人,此人便是清苑縣作家協會主席樊新旺。

新旺兄自號“清風居士”,在清苑絕對算的上名人。他自幼酷愛文學,1975年便開始發表作品,八十年代初期調入縣文聯,後入河北大學作家班深造,上世紀末,在《保定晚報·白洋澱》副刊上,他以“夫妻夜話”為題,一連發了數十篇精品佳構,當時便引起不小的轟動。憑此,便奠定了他在縣文壇的領軍地位,並在市文學界占有了一席之地。

新旺兄聰慧勤奮,對文學情有獨鐘,感情專一。他從不為世俗偏見所擾,多年來潛心創作小說、散文、詩歌、評論等近百萬字,已有《拾遺集》和《清門閒話》兩書問世。近年,聽說他又鼓搗出一篇“寶貝”,金屋藏嬌般的養在閨中,舍不得輕易示人,這不由讓人心中起癢。不料前些日子,突然從《保定晚報》看到了連載的他那個“寶貝”——《村架傳說》,心中大喜,一看便被突如其來的矛盾衝突和糾纏不清的人物關係深深吸引住,想拔也拔不出來。以後的日子,每天便盼望著《保定晚報》能早點到來。

連載二十餘天,我的心隨著小說情節的發展頻頻波動,喜怒哀樂嘗了個遍,直至看完,掩卷良久,不由大呼“真過癮”!他寫的這個故事,不就是發生在我們村裡的事嗎?小說寫的是一場不大不小的村架,起因非常簡單——山裡紅和金老太在牌局裡發生爭執,一巴掌將老太太打翻在地,這種事不管在哪個村都會時有發生。然而,這又是一場不同尋常的村架:金老太一家在村中受壓製多年,如今四個兒子都長大成人,且當官的當官,做老板的做老板,可謂有權有勢,他們豈肯善罷甘休?要不給老娘好好出出這口惡氣,大哥兒四個日後還怎麼在街麵上站腳?但山裡紅也不甘示弱,丈夫雖是個窩囊廢,可身後有村長和村痞撐腰壯膽,出點子劃道道,而後又勾連上了村長在縣裡的胞兄,甚至搬動了縣委的焦書記……隨著情節的發展,各色人物陸續粉墨登場。村架猶如導火索,一時引發一串連環爆,諸多社會現象譬如農村的選舉、治安、用電、土地、環保等,甚至於官商勾結、官場腐敗,都在作者筆下展露無遺。小說結尾,田青洲贏了官司,雖然賠了霍家兩千塊錢,但也總算征服了對方。可實質問題並沒有解決,當讀者剛剛舒了一口氣,又突生變故,在縣裡一次人事變動中,田青洲被不動聲色地調離土地局,改任農業局有職無權的紀檢組長,不久,陳家莊的陶粒廠又在一片鞭炮聲中宏張開業……這一切儘出意料之外,又都在情理之中,讓人不得不信。

“虛假的天堂,不如真實的地獄,文學作品,貴在真實。”這是樊新旺在《拾遺集》後記中的自白。現實主義是他始終堅持的創作原則,用寫實的筆法,自然地書寫著熟悉的人和事,是他的一貫追求。《村架傳說》的成功也在真實,這得益於他豐富的知識積累和厚重的生活底蘊。樊新旺出身於農民家庭,在農村生活了幾十年,可以說他把人生中最寶貴的年華交給了農村,參加工作後,除在文聯外,又都在基層工作,三鄉五載,與農民朝夕相處,形同手足,他說自已最大的收益是摟了一大筐鮮活的素材。有了這些,他小說中人物的一舉手一投足、一顰一笑,怎能不“農民味”十足?原汁原味的人物情節,原生態的生活場景,是走馬觀花、蜻蜓點水的采風無法獲取的,隻有經年累月地生活其間,與農民血肉相連、水乳相容、生死與共,才能深入其內心,描摹其本質。梁斌、李英儒能寫出《紅旗譜》、《野火春風鬥古城》這樣的不朽之作,因為他們首先是戰士,都親身參與了那場波瀾壯闊、氣壯山河的革命鬥爭。我想,樊新旺也是農村建設的指揮員和戰鬥員,而不是高高在上的旁觀者,為改變家鄉麵貌,他流過汗、流過淚,甚至流過血,因此他小說中處處留有自已的影子,讓人覺得真實可信。

閱讀樊新旺的作品,撲麵而來的是濃鬱的泥土芳香和清新的田園氣息。樊新旺以寫農村生活見長,且篇篇飽含深情,這源於他對那片故土的熱愛。因為那裡見證了他的成長,生活著他的爹娘;因為那裡有他的親朋好友,也有他的死敵對頭;因為那裡埋葬著他的先人,也是他將來魂歸的地方……“為什麼我的眼裡總是充滿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的深沉。”每次談起自已的老家,新旺兄總是情緒激動,說到動情處,眼中就不禁閃爍出晶瑩的淚花。在《彆了,我的清風居》中,他慨歎道:深秋一彆離故園,老母兒妻熱淚漣,莫道新樓好去處,清風步行二十年。住進高樓,他依然心係故土,身在曹營心在漢。他舍不下那裡的清風明月,撇不下那裡的雞鳴犬吠。於是,他的陽台上便爬滿絲瓜青翠的枝蔓,樓下廢地就變成瓜果飄香的菜園,他把田園搬到了城裡,移植在窗前屋後,看一眼便神清氣爽,這便是樊新旺,因了濃濃的田園情結,不論他的小說還是散文,都蘊含著他對故土刻骨銘心的深情,讀之令人怦然心動。

如今,樊新旺已退居二線,少了些許公務的纏繞和身在官場的羈絆,更加氣定神閒,我心悠然。憑著多年的積澱和對故土田園的鐘愛,我們相信,他將會有更好更多的作品奉獻給他深愛著的父老鄉親。我們期待著。

原載2011年8月13日《保定晚報》

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