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悟時機

2018-04-15 作者: 魏鳳蓮;餘春榮
第六章悟時機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Www.Pinwenba.Com 吧

——《史記·淮陰侯列傳》

一、重視機會

機會是金,人們往往羨慕因抓住機會而獲得幸福的人。在某種程度上,抓住機會,就等於抓住了一切。在人生中,機會往往就在你的身邊停留,你卻沒有察覺,它又和你擦肩而過。由於機遇能改變人生的方向,當發現機遇流失後,又追悔莫及,這是每個人都曾有過的切膚之痛過。命運之神會平等地光顧每一個人,它不願意在任何人麵前多停留一秒鐘,機遇是命運之神賜給人類的禮物,你是否能悟時機,把握好機會。

(一)機會是金

從很大程度上講,人是機會的產物。我們在評價一個人的能力與成就時,不能忽視機會的重要性。有的時候機會比什麼都重要,一個出乎意料的機會,就有可能改變一個人的命運。

1.機會是成功的前提

在中世紀,傑克和約翰是兩位素不相識的英國青年,他們曾經不約而同地去某個海島上尋找金礦。到海島的郵船很少,半個月才一班。為了趕上這趟船,兩個人都日夜兼程。當他們雙雙趕到離碼頭還有100米時,船已經起錨。天氣炎熱,兩個人都口渴難耐。這時候,正好有人推來一車茶水,但郵船已經鳴笛發動了。傑克瞟了一眼茶水車,就飛快地向郵船跑去。而約翰則抓起一杯茶水就灌,他想,喝了這杯茶還來得及。傑克跑到時,船剛剛離岸1米,於是他縱身一躍,跳了上去。而約翰因為喝茶耽擱了幾秒鐘,等他跑到時,船已經離岸六七米了,他隻能眼睜睜地看著那船一點點離去……傑克到達海島後,很快就找到了金礦。幾年後,他成了億萬富翁。而半個月後,約翰勉強來到海島,卻因生計問題,隻得做了傑克手下的一名普通礦工。

看過這個故事的人都不免感歎機會是金啊!傑克因為搶先幾秒鐘舍棄茶水而成了億萬富翁,而約翰卻因為落後幾秒鐘喝掉茶水而成了一名普通的礦工。

機會往往是突如其來、可遇而不可求的外部因素,但如果想要抓住它,就必須首先具備善於捕捉和利用機會的能力。機會的客觀條件,也隻能通過主觀努力有舍有棄來實現。

機會固然可貴,但善於抓住機會和利用機會的能力更是值得珍惜。不要抱怨現實的恐慌與不公。

讓我們從內部原因著手,跳出現實的恐慌,抓住機會,抓住幸福的繩索。

2.人生充滿了機會

人生何處無機會。機會就像一張獎券或賽馬票。中了就是中了,衝過了那個關口,我們就蠃;不中或者衝不過去,我們就輸。

機會總是那麼短暫而又不可多得。

我們總是在為機會而不停地準備著。我們做夢都盼望著機會的到來。

當然,一味的等待或許會痛失良機。假使我們把一切相關的因素都弄清楚了,也許機會就插不上手了。舉例來說,我們將一枚硬幣豎立在桌上,然後用力一轉,假使我們已知道這枚硬幣的重量是多少?空氣的阻力有多大?硬幣的位置如何?轉的時候用力多大?那麼我們也許就可以預卜硬幣的哪一麵會露在上麵。或許你有這個能力,有力學方麵的天賦,而且還是計算高手,那有能怎麼樣呢?等到你算出結果的時候,什麼事情都結束了。

人生也是如此。假使我們把事實和力量都弄清楚了,便可以說出事情會如何演變。甚至當你對其中一個細節沒有弄清楚,結果也會全部改觀。可是事實上,我們是無法把每一件事都了解得非常透徹的。很多時候,我們常常因為疏忽某一件事,而抓不住結果。

有些事情,是沒有什麼理由的。所謂存在的,就是合理的。這聽起來也許像傳說中的一樣,但是活生生的現實。發生了,就要學會接受它。

在一個多雨的午後,一位老婦人走進費城一家百貨公司,大多數的櫃台人員都不理她,但有一位年輕人卻問她是否能為她做些什麼。當她回答說隻是在等雨停時,並請這位年輕人不要推銷給她不需要的東西,雖然如此,這位銷售人員並沒有轉身離去,反而拿給她一張椅子。

雨停之後這位老婦人向這位年輕人說了聲謝謝,並向他要了一張名片,幾個月之後這家店東收到一封信,信中要求派這位年輕人往蘇格蘭收取裝潢一整座城堡的訂單。這封信就是這位老婦人寫的,而她正是美國鋼鐵大王卡內基的母親。

當這位年輕人打包準備去蘇格蘭時,他已升格為這家百貨公司的合夥人了。

看來機會隻要多付出一點點。

常常有些事,看起來很幸運,結果卻不如想象得那麼好。也有一些黴運,卻可以轉成好運。

3.機會跟著變化走

1984年,在東京國際馬拉鬆邀請賽中,原本名不見經傳的日本選手山田本一,在眾人的意料之外奪得了世界冠軍。當記者問他是如何自我鍛煉時,他隻說了一句話:“我是用智慧戰勝對手的”。

當時很多人都認為山田本一是在故弄玄虛,畢竟馬拉鬆是憑借體力和耐力的運動,爆發力和速度都還在其次,隻要選手的身體素質好、耐力夠,就有成為冠軍的希望。所以,智慧對馬拉鬆來說會有什麼幫助?這個說法實在有些勉強。

10年後,山田本一在他的自傳中,明白地解釋了他的“智慧”:

“每次比賽前,我都會先把比賽的路線仔細地看一遍,並且把沿途比較醒目的標誌記下來。比如第一個標誌是銀行,第二個標誌是一棵大樹,第三個標誌是一座紅房子……就這樣一直記到賽程的終點。”

等到真正比賽時,我會奮力地向第一個目標衝刺,等到達第一個目標後,再用同樣的速度跑向第二個目標。這樣一來,不管多遠的賽程,隻要分解成幾個小目標,我就可以輕鬆地跑完全程了。

“剛開始時我不明白這個道理,隻會把目標定在終點線,結果跑不到十幾公裡便疲憊不堪,被前麵遙遠的路程給嚇到了。”

計劃是實現夢想的第一步,有了計劃,才能開始完成夢想的步驟。

所以,我們不應該將計劃視為一種束縛,而是把計劃當成一種規範,再跟著環境的變動逐步地調整與修正。

如此一來,成功的幾率絕對比跟無頭蒼蠅一樣到處碰壁要大得多,而且更能避免走許多無謂的冤枉路。

悟之道:

機會在人一生中會出現很多次,但是機會往往是突然地和不知不覺地出現的。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人善於抓住機遇並且充分利用它們;具有高度智慧的人更善於創造機遇。

(二)機會不會自動降臨

機會永遠隻留給有準備的人,所以每當我們在抱怨運氣不佳的時候,不要隻顧著埋怨彆人不給自己機會,看一看自己的魚簍是否夠大,有沒有破洞;也許不是池塘裡的魚兒太小或魚群不多,才裝不滿你的魚簍,而是你的簍子破了個大洞,讓魚兒全溜走了。

1.沒有準備,就沒有機會

釣魚的工具準備齊全了嗎?工具不怕多,就怕魚群來的時候,你正好缺一個魚簍子。

有一個名叫西爾維亞的美國女孩,她的父親是波士頓有名的整形外科醫生,母親在一家聲譽很高的大學擔任教授。她的家庭對她有很大的幫助和支持,她完全有機會實現自己的理想。她從念中學的時候起,就一直夢想當上電視節目的主持人。她覺得自己具有這方麵的才乾,因為每當她和彆人相處時,即使是生人也都願意親近她並和她長談。她知道怎樣從人家嘴裡掏出心裡話。她的朋友們稱她是他們的“親密的隨身精神醫生”。她自己常說:“隻要有人願給我一次上電視的機會,我相信我一定能成功。”

但是,她為達到這個理想而做了些什麼呢?她什麼也沒做,而在等待奇跡出現,希望一下子就當上電視節目的主持人。

西爾維亞不切實際地期待著,結果什麼奇跡也沒有出現。

誰也不會請一個毫無經驗的人去擔任電視節目主持人。而且,節目的主管也沒有興趣跑到外麵去搜尋人,相反都是彆人去找他們。

另一個名叫辛迪的女孩卻實現了西爾維亞的理想,成了著名的電視節目主持人。辛迪並沒有白白地等待機會出現。她不像西爾維亞那樣有可靠的經濟來源,所以白天去打工,晚上在大學的舞台藝術係上夜校。畢業之後,她開始謀職,跑遍了洛杉磯每一個廣播電台和電視台。但是,每一個地方的經理對她的答複都差不多:“不是已經有幾年經驗的人,我們是不會雇用的”。

但是,她不願意退縮,也沒有等待機會,而是走出去尋找機會。她一連幾個月仔細閱讀廣播電視方麵的雜誌,最後終於看到一則招聘廣告,北達科他州有一家很小的電視台招聘一名預報天氣的女主持人。

辛迪是加州人,不喜歡北方。但是,有沒有陽光、是不是下雪都沒有關係,她隻是希望找到一份和電視有關的職業,乾什麼都行!她抓住這個工作機會,動身到北達科他州。

辛迪在那裡工作了2年,最後在洛杉磯的電視台找到了一份工作。又過了5年,她終於得到提升,成為她夢想已久的節目主持人。

西爾維亞那種失敗者的思路和辛迪的成功者的觀點正好背道而馳。她們的分歧點就在於,西爾維亞在10年當中,一直停留在幻想上,坐等機會,期望時來運轉,然而,時光卻流逝了。而辛迪則是采取行動。首先,她充實了自己;然後,在北達科他州受到了訓練;接著,在洛杉磯積累了比較多的經驗;最後,終於實現了理想。

失敗者談起彆人獲得的幸福總會憤憤不平地說:“人家有好的運氣。”他們不采取行動,總是等待著有一天他們會走運。他們把幸福看做是降臨在“幸運兒”頭上的偶然事情。而幸福者都是勤奮的人,他們從來都不靠運氣的降臨,隻是忙於解決問題,忙於把事情做好。

2.要事先做好準備

一位太太為了熬出一鍋好湯,於是邀請鄰居的太太來家裡指導。

她買齊了材料,準備生火燒水,鄰居太太卻說:“這個不鏽鋼鍋不適合熬湯,我還是再去買一個陶鍋,熬出來的湯會美味一些”。

然後,她匆匆忙忙地卸下了圍裙,跑去買陶鍋。

陶鍋很快就買來了,這位太太正要燒水,鄰居太太卻說:“我想起來了,我有一組餐具很配這個陶鍋,等我一下,我回家找找去。”

然後,她急忙跑回家翻箱倒櫃,滿身大汗地把餐具拿過來。

正當燒水之際,鄰居太太又看了看準備入鍋的材料,搖了搖頭說:“不行,這肉片切得太大塊了,不容易入味,我得把它切小塊一點才行。”

好不容易拿出了菜刀,才切沒兩三下,鄰居太太又說了:“這菜刀不利了,得趕緊磨一磨才好。”

於是,她丟下菜刀,回家去把磨刀石拿過來。等到磨刀石拿來以後,她又發現,要磨利刀子,必須用木棍固定一下才方便,所以她又連忙出外尋找木棍,找了好半天都不見蹤影。

在家裡等待的這位太太隻好先把材料下鍋,一邊煮一邊等。直到鄰居太太氣喘如牛,手裡拿著木棍跑回來時,鍋裡的材料早已熟透,可以開始大塊大塊地吃了。

看完這則故事之後,你一定在偷笑,天底下怎麼會有像鄰居太太這麼愚笨的人啊!

事實上,我們雖然不至於像鄰居太太做出這麼多愚蠢的事,但是很多時候,我們也犯了和鄰居太太一樣的毛病,事先沒有做好充分準備,而待需要的時候卻臨時急抓,不隻多費力氣,而且也並不見得能討好,更多的是隻會延誤時間,誤事誤人。

悟之道:

雖然機會不會自動降臨,但並不是說沒有機會。機會就是我們身邊,關鍵是,機會來了,你有沒有事先做好準備。

(三)機會就在你身邊

那些以無比的熱情對待自己工作和事業的人,總能發掘出無窮的機會;相反,那些抱怨沒有人給他們機會的人,就隻能成為人生的旁觀者。當你下定決心不再讓他人替你決定未來,更拒絕讓暫時的挫折擊倒時,你就注定會成功,機會也總會伴隨在你的左右。

1.永遠彆說你沒機會

每個人在生命的每個階段,都會有很多機會。如果你利用好每個機會,它們都將會為你帶來更大、更好的機會。

每個人不可能都很幸運、很完美,甚至身體或智能上存在天生的缺陷,這些缺陷或許意味著你必須去探索一些彆人所不知道的領域,但這也表示,你擁有他人所沒有的機遇。想一想史帝芬·霍金,儘管殘疾使他無法書寫和順利說話,但是他在宇宙的本質上有了傑出的研究。

許多人認為實質的成就是有利的“機會”賦予的。這種想法雖有一點根據。但完全依賴運氣的人,則幾乎總會失望,因為他們忽略了另一個成功必備的重要因素,也就是有利的“機會”是可以爭取的。

經濟不景氣時,喜劇演員費爾茲失去了所有的錢,既沒收入又沒工作,而且他過去賴以為生的方式(雜耍)已不複存在。此外,他已年過60歲,是許多人認為“老了”的年紀了。他極渴望東山再起,以致願意在某個新的領域——電影中,提供無酬的工作。但麻煩事好像還不夠似的,他又扭傷了頸部。對許多人而言,該是喊停放棄的時候了,但費爾茲仍然堅持不懈。他知道,如果能堅持下去,他早晚會得到“機會”的,後來,他的確得到了,但得來可一點都不僥幸。

任何人唯一可以信賴的“機會”,就是自製的“機會”。這些機會來自毅力的應用,其出發點則是目標的明確性。

我們經常聽到這樣的話:現在的成功機會比以前少;我們的國家已發展到停滯的階段,而且也無法再出現更大的成就;世界已被有錢人所控製;成功是有一定範圍的,而且也已經達到飽和。

但上述這些話,隻不過是一種看法而已。事實上,現在的機會並不比以前少,所缺少的隻是想象力而已。

無論經濟景氣與否,每年都還是有許多人致富,唯一的限製,其實隻存在於這些人的心中。凡是高喊“沒有機會”的人,其實是在為自己的不願承擔責任和不願運用想象力找借口。

如果你的生命隻剩一天,你的感覺會變得異常敏銳。自然之美、生活之樂,都將變得難以形容的美好!而每一刻都會成為和家人相聚、維係友情和商業關係的機會。因為在高度的專注狀態下,每一個想法都會更為敏銳。對於今天的機會而言,今天正是世上最後的一天,千萬彆讓機會溜走。

2.機會就在“麻煩”中

費爾德是架設海底電纜的創始者,當他決定進行海底電纜這個計劃時,毫不猶豫地把自己所有的財產都拿出來,投資在開發海底電纜上。為了尋求國會議員的支持,他在國會議題討論中不知道接受過多少議員的質疑和反對,但是費爾德並不灰心,最後終於獲得國會議員過半數通過的支持,他的計劃得以執行。

鋪設海底電纜是一項前所未有的工程,所以在第一次架設的時候,就由於電纜在海裡無法鋪設超過5英裡而失敗。接下來,他仍然不斷地遭遇到許多慘痛的失敗,但是他一步一步地修正,最後,終於在1858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條海底電纜。

電纜雖然架設好了,但遺憾的是,隻營運了幾個星期。可是費爾德還是不死心,他仍然到處說服投資人,籌集資金準備做最後一搏。

好不容易有公司願意支持費爾德的計劃,但是在鋪到2400英裡的地方時,電纜又斷了,一切的努力又付諸流水,損失金額超過600萬美元。

經過12年不停地努力,在1866年7月27日那天,他終於成功地完成了電纜的工程。第一個透過海底電纜傳來的消息是:“感謝上帝,電纜鋪好了,運行正常。費爾德。”

有時候,“自找麻煩”反而是讓自己成名的大好機會,因為大多數人都怕麻煩,所以“自找麻煩”的人反而特彆容易引人注意。

機會往往就隱藏在層層的麻煩之中,如果你想成功,彆吝嗇你的時間,隻要你願意堅持下去,你一定能找到成功的契機!

3.機會稍縱即逝

有個老牧師生活在一個山穀裡。40年來,他照管著教區所有的人,施行洗禮,舉辦葬禮、婚禮,撫慰病人和孤寡老人,是一個典範的聖人。有一天,天下起雨來。傾盆大雨連續不停地下了幾天,水位高漲,迫使老牧師爬上了教堂的屋頂。正當他在那裡渾身顫抖時,突然有個人劃船過來,對他說道:“神父,快上來,我把你帶到高地。”

牧師看了看他,回答道:“40年來,我一直按照上帝的旨意做事,我施行洗禮,舉辦葬禮,撫慰病人和孤寡老人。我1年隻休1個星期的假期,而在這一個星期的假期中,你知道我乾什麼去了?我去了一家孤兒院幫助做飯。我真誠地相信上帝,因為我是上帝的仆人,因此你可以駕船離開,我將停留在這裡,上帝會救我的。”

那人劃著船離去了。2天之後,水位漲得更高,老牧師緊緊地抱著教堂的塔頂,水在他的周圍打著旋渦。這時,一架直升機來了,飛行員對他喊道:“神父,快點,我放下吊架,你把吊帶在身上安好,我們將把你帶到安全地帶”。對此,老牧師回答道:“不,不。”他又一次講述了他一生的工作和他對上帝的信仰。這樣,直升機也離去了,幾個小時之後,老牧師被水衝走,淹死了。

在他升入天堂之後,他突然間遇到了上帝,他埋怨道:“40年來,我遵照你的旨意做事,有過之而無不及,而當我遇到危險的時候,你卻不來救我,讓我被淹死了!”

上帝望著他,遺憾地說:“為了搭救你,我專門派去了一條船和一架直升機,可是你自己卻放棄了求生的機會”。

事實上,在我們的生命中,類似於船與直升機的機會一直存在著,我們需要的隻是正確地認識它們。

人生活在世上有沒有雙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有伸出雙手的意識。

悟之道:

人的一生似乎都在尋尋覓覓,尋找永恒不變的幸福,尋找功蓋千秋的成功。為此,人們勞苦終日,來去匆匆。也許到了彌留之際,都找不到自己要找的東西,因為要找的東西可能早已擦肩而過了。這就是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的道理。

二、抓住機會

人生的機遇確實很多,可有的人往往是當機遇降臨時卻沒有及時發現,與其失之交臂。有的機遇是稍縱即逝的,一旦失去,就成了永遠的遺憾。所以古人說:“機不可失,時不再來。”由於很多成功都來自於機遇,因此有人就將自己的不得意或失敗歸咎於沒有機遇而怨天尤人,可他們卻不認真找找自己失敗的原因,究竟是失敗在沒有機遇上,還是失敗在沒有及時發現和把握機遇上?其實不應該怨這怨那,該怨的說不定正是自己。

(一)機會可遇亦可求

不要埋怨沒有機遇,機遇或許就在自己身邊。今天,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迅猛發展,給每個人都帶來了實現人生價值的最好機遇,在這難得的大機遇中去奮力拚搏吧,隻要肯拚搏,機遇一定會青睞你的。

1.抓住機會靠智慧

真正能夠抓住機遇的人卻並不很多,因為機遇好比商品的價格,稍一耽擱,就會變化;它又像市場上的某些緊俏商品,如果能買時不及時買,當你發現了它的價值而再想買時,卻再也找不見了。要想抓住機會,必須有一種特殊的智慧和能力。

英國著名科學家法拉第是世界上最偉大的物理學家和化學家之一。他出身貧苦,12歲上街賣報,13歲起在釘書店當8年學徒。雖然他酷愛讀書,認真鑽研了有關電學的論述,還儘可能利用條件做點小實驗,但若不是因為碰巧英國著名學者戴維到那裡做學術講演,若不是法拉第想儘辦法弄到兩張入場券,也許他倆就不會認識,若不是因為法拉第非凡的智慧和能力,他就更不可能得到戴維的賞識。正是由於這種特殊的機遇,在戴維的推薦下,法拉第才在皇家學會實驗室當上了助手,開始走上了新的學習和研究的道路。

英國進化論的奠基者達爾文也是善於利用機遇的人。

1831年,海軍勘探船“貝格爾”號將作環球旅行,需要一位自然科學家。達爾文看出這是進行生物考察的大好時機,當即表示願去,但卻遭到了父親的強烈反對,後來他經過很大的努力,爭取到舅父的讚助,才達到目的。不難想象,如果失去這次機會,《物種起源》這部巨著也許永遠不會問世。

機會到處都有,就看你是否抓得住。這除了看你的智慧、能力外,還要看你的心態。

很多人抱怨沒有機會,他們認為一切好的機會都已被人捷足先登了,所以,隻好坐吃山空了。

“沒有機會”,這是失敗者的推托辭,有誌氣的人是不會這樣怨天尤人的。他們在做事前密切觀察留意機會,在工作過程中則儘可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時機,他們不等待機會,而是創造機會。

彆再讓機遇悄悄溜走,這需要你做好充分的準備。這裡的準備主要有以下內容:一是知識的積累。沒有廣博而精深的知識,要發現和捕捉機遇是不可能的。二是思維方法的準備,隻具備知識,而沒有必要的思維方法,機遇便會默默地從你身邊溜走。當然,成功而有效的思維方法的掌握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需要人們苦下工夫,在長期的生活中和實踐中培養訓練。因此,我們既要勤於思索,又要有獨立思考的能力。但我們也要首先明白,不論是知識積累方麵的準備,還是思維方法方麵的準備,都是一個過程。主觀條件非常重要,它要求人們自己努力學習和工作。從客觀條件上講,機遇的產生和利用需要有良好的社會環境,如自由的科研氛圍、平等的擇業和工作機會、良好的家庭環境和教育程度等。

2.抓住機會靠行動

有了想法就趕快行動,不要等到一切條件都具備了才行動,那時就一切都晚了。什麼事情先做起來,中途遇到問題嗎,再慢慢解決。

說起王躍勝,有些人不大熟悉,但是說起“飛宇”網吧,北京大多數人不會陌生。在擁擠的北京市區地圖上,可以清晰地看到它的位置。王躍勝就是“飛宇”網吧的CEO,同時他還是九屆人大代表。1985年的時候,他是共青團的突擊手,當時還在團中央的**同誌給他發了獎杯。

“飛宇網吧”的CEO王躍勝是一個農民。這一點他自己也樂意接受。彆人說他不是一個一般的農民,是個現代的城市農民。他在號稱中國“矽穀”的中關村核心地帶北京大學南門外開網吧,一開就是18家,而在全國,他開了300家。王躍勝相信“網絡改變命運”這句話,因為他自己已經徹底地被網絡改變了命運;王躍勝希望網絡能夠改變更多人的命運,在他的網吧裡,幾十萬人學會了上網。

1997年7月,王躍勝第一次來到了中關村。他在北京待了2個月,幾乎走遍了中關村的每個角落,深切地體會到電腦軟件門外漢的滋味,認識到再靠當年的苦乾是不行了,根本無法立足,要招兵買馬。一次很偶然的機會,王躍勝進了一家網吧,發現裡麵全是大學生。這時一個想法在他的腦海中產生了:既然大學生都喜歡去網吧,那就開一個網吧,既能交朋友,又能找人才。主意一定,他就開始選地方,他將北大、清華、理工大、北航等學校一比較,發現還是北大這邊好,小南門離學生宿舍才幾十米,出門就能上網,並且還處於中關村的核心地帶,周圍輻射清華、人大,所以就選北大小南門。1998年2月14日,“飛宇網吧”開業了。

剛開業的時候,“飛宇網吧”隻有25台電腦,100多平方米營業麵積。他到電信局申請64K專線的時候,電信局的人就說,現在上網的人不多,太超前了,要小心,可他還是看好網絡的發展,就毫不猶豫地申請了。開網吧那會兒,也是比較膽大,因為還沒有網吧管理的規定,工商局也經常來查。他們注冊的技術公司,就說是在搞電腦培訓。北京人的素質都很高,也比較理解,後來有了規定,才有了經營網吧的執照。

“飛宇網吧”每天的電腦上網率達到23.6小時。大學未放假時,幾乎每天可以看到排隊等候上網的奇景。現在如果你去北京海澱路北大南牆一段,發現哪兒擠滿了自行車,不用抬頭,這裡的招牌一定是“飛宇網吧”。“飛宇網吧”早上7~9點免費上網。每天早上8點59分時,北大小南門總會出現這樣一個場景:突然間,北大南牆的“飛宇網吧”個個大門打開,成百上千個學生、年輕人走出來。

“想到了好主意,我一定馬上實行,就像我辦加油站那樣”,王躍勝如是說。

農民般憨厚的王躍勝告誡年輕人,有了想法,趕快行動。不要等到一切條件都具備了,那時就晚了。什麼事情先做起來,中途遇到問題了,再慢慢解決。

3.拖拉是機會的大忌

全身心投入你的事業。假如它值得你去做,它也就值得你去研究。假如你不清楚某些具體情況,就多加觀察,收集更多的資料,這也可以當做一種準備工作。它會給你一股力量去開始工作。你對自己的工作知道得越多,就越有興趣。

大家或許知道,做事拖拉是一個毛病。如果你作為經理,你肯定不會喜歡做事拖拉的下屬。然而,許多人自決不自覺地形成了這樣的習慣,染上了這樣的毛病。或許每個人都有一種不良的習慣——拖延時間,這種現象人們不時遇見,以至於看見或者自我發生時都不以為然了。

然而,拖延時間卻是一種極其有害的惡習。魯迅先生說過:耽誤他人的時間等於謀財害命。那麼你呢?是否經常拖延時間?你也許已經討厭這種毛病,並希望在生活中改變它。但是,你總是沒有將自己的願望付諸於切實的行動,其實,有了這樣的想法而沒有實施,這又是一種拖拉。也許其中確實存有某種“原因”。

每個人都確知,拖延時間的確是一種不健康的行為,然而卻很少有人能夠說他自己從不拖延時間。這本身就是一種無可奈何。其實,生活本身就是充滿這樣的哲理。並不是你喜歡這樣做,恰恰你又這樣做了,你的心情也不會很舒暢。事實上,對大多數人來講,拖延時間不過是讓自己避免投身於現實生活而采取的一種手段。

造成拖延惡習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因為缺乏信心,缺乏責任感、安全感、害怕失敗,或無法麵對一些有威脅性、艱難的事。潛意識也是導致人們拖延的因素。他們知道該做些什麼事情,但原因不明,就無法去做。有時候是因為某些潛意識的恐懼,拖住了他們行動的腳步。

悟之道:

很多人認為機會可遇不可求,其實不然,機會是可遇的,也是可求的。得到機會,不僅要靠智慧,更要靠行動。如果拖拖拉拉,機會就會從你身邊溜走。

(二)千萬彆讓機會溜走

機遇往往是突然地或不知不覺地出現,有時甚至永遠不為人所知,或隻是在回首往事時才認識到過去的那件事是個機遇,放走機會的人比比皆是,而有的人卻能很好地抓住它。慶幸抓住了它或者後悔失去了它。我們要努力抓住屬於自己的機會。

1.放走機會的人比比皆是

一個青年決定外出尋寶,他經曆了千辛萬苦,終於在熱帶雨林中找到了兩棵稀有的樹木。這種樹木的樹心散發著濃鬱的香味,把它放入水中不浮反沉。青年十分高興,拖著這兩棵樹到集市上去賣。

整整一上午,青年的樹無人問津,而旁邊賣炭的人生意卻十分好。青年覺得賣炭更劃算,便將自己的樹也燒成了木炭。這一下,青年果然很快就將木炭賣光了。他揣著錢袋,回家高興地把此事告訴了父親。

誰知老父親聽完後卻連聲惋惜,他遺憾地對青年說:“孩子,你所找到的正是世上最珍貴的沉香樹啊,從它上麵切一小塊磨成碎末,價錢也頂過你賣1年的木炭。”青年追悔莫及,恨自己有眼無珠,白白糟蹋了珍貴的寶物。

在現實中,像這個青年這樣眼睜睜放走機會的人比比皆是。機會曾叩響過每一個人的窗門,但並不是所有的人都出門迎接它。其實,機會並不難得,難得的是抓住機會的能力。

2.抓住屬於你的機會

很多時候,我們感到自己太渺小太卑賤,很多的機會都不屬於自己。自然,我們不可能參與所有的事情,承認這一點是客觀的。同時,並不是我們可以消極被動。聰明的做法是看準你並爭取你自己的機會,機會來了就要抓住。

1981年,英國王子查爾斯和黛安娜要在倫敦舉行耗資10億英鎊、轟動全世界的婚禮。

消息傳開,倫敦城內及英國各地很多工商企業都絞儘腦汁想利用這一千載難逢的發財機遇。有的把糖盒上印上王子和王妃的照片,有的把各式服裝染印上王子和王妃結婚時的圖案。但在諸多的經營者中,誰也沒賺得過一家經營“望遠鏡”的商號。

這家商號的老板想,人們最需要的東西就是最賺錢的東西,一定要找出在那一天人們最需要的東西。

盛典之時,要有百萬以上的人觀看,將有一多半人由於距離遠,而無法一睹王妃尊容和典禮盛況。這些人那時最需要的不是購買一枚紀念章、買一盒印有王子和王妃照片的糖,而是一副能使他看清人和景物的望遠鏡。於是他突擊生產了幾十萬副馬糞紙和放大鏡片製成的簡易望遠鏡。

那一天,正當成千上萬的人由於距離太遠看不清王妃的麗容和典禮盛況,急得抓耳撓腮之際,千百個賣童突然出現在人群中,高聲喊道:“賣望遠鏡了,1英鎊一個!請用1英鎊看婚禮盛典!”頃刻間,幾十萬副望遠鏡搶購一空。不用說,這位老板發了筆大財!

機遇對任何人都是平等、公正的。就看準抓得準、用得好。其實,在這個事例中,眾多的英國工商業企業也不是沒抓準機遇,隻是不如生產簡易望遠鏡的那位老板機遇抓得準罷了。說到底還是那位老板比彆人研究得更細一層,他看準了那一天人們最大的需求、最需要的東西——望遠鏡。

在人生路上,當理想難以實現,勤奮、毅力和各種方法都無濟於事的時候,突然,一個機遇出現在你的麵前,解救了你,使你在事業上有了進步,甚至獲得了成功,這種事情在生活中是常有的。

機遇是人生中最緊俏的商品,如果你能買時不及時買,當你發現了它的價值而再想買時,他早就屬於彆人了。

想要獲得成功,就必須懂得“舍得”的道理,舍才能得,小舍小得,大舍大得,不舍不得。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絕沒有無付出的回報,也絕沒有無回報的付出,付出的多少,決定了成就的大小。

悟之道:

機會是無處不在的,或許就在自己身邊,這需要我們善於去發現它。一旦發現機會來臨,就要牢牢地抓住它、把握好它,使其成為自己走向成功的階梯。當然,在人生中,並不是所有的機會都能及時把握,誰都可能有失去機會的時候。但機會為什麼會失去?這就必須有所總結,不能每次機會來臨都讓它從自己身邊失去了,如果這樣,必將無所作為。失去了一次機會,就要把握好下一次機會;這一次你痛哭了,下一次你再回首人生的時候,你一定會微笑的。

三、掌控機會

凡事業有成者,都善於掌控機會,並且還善於創造機會。他們一旦找準了人生理想的坐標,就大膽地去闖。闖雖然有風險,但更有機會;不闖最保險,但永遠抓不到機會,隻能平庸度人生。牛頓說過:“如果你問一個溜冰的人怎樣獲得成功時,他會告訴你,跌倒了,爬起來,這就是成功。”意誌和毅力往往能在能力的限度之外創造機遇、創造驚喜、創造奇跡。就如山澗間的急流,不因巨岩斷崖而卻步,而是懷著希望一個勁地往前衝,在亂山碎石間創造自己的道路,最後含著微笑,流向廣闊無邊的海洋。

(一)猶豫是機會的殺手

有的人能在瞬間果斷地戰勝惰性,積極主動地麵對挑戰;而有的人卻深陷於“掙紮”的泥潭,自己被主動性和惰性拉來拉去,不知所措,無法定奪……機會就這樣被一分一秒地殺掉了。在機會來臨時候,一定要當機立斷,緊緊抓住。

1.要當機立斷

美國曆史上著名的總統林肯小時候生長在偏遠的鄉村叢林邊,他居住在一所地處曠野的簡陋的小木屋裡,無窗無門,遠離學校、教堂、鐵路,那裡沒有報紙、圖書,甚至連日常生活的必需用品都很匱乏,更談不上生活中的種種享受了。每天他必須步行幾個小時到“鄰近”的另一處簡陋的學校裡去念書;他必須在荒野中跋涉幾十裡才能借到一些他想看的書。然後,不顧一天的艱苦勞累,借著木柴的火光閱讀。然而,林肯從不消極地等待機會,就是在這種嚴酷的生活環境中,造就了美國最偉大的總統。

很多時候,消極等待,是對生命的一種浪費。無謂的拖延,是成功的最大殺手。

很多人都有拖延的習慣:清晨,鬨鐘把你從睡夢中驚醒,想著自己所訂的計劃,同時卻感受著被窩裡的溫暖。一邊不斷地對自己說該起床了,另一邊又不斷地給自己尋找借口——再等一會兒。於是,在忐忑不安的掙紮之中,又躺了5分鐘,甚至10分鐘。

拖延是一種習慣。有人曾經把1天的時間記錄了一下,驚訝地發現,“拖延”耗掉了人們1天中1/4的時間,甚至更多。

某大學有兩位同學,是從同一個地方考大學出來的,他們住在同一間寢室裡,既是同學又是同室,兩個人的感情非常好。他們約定,一定要一起讀到博士研究生。

大學畢業的時候,兩個人分彆分到了兩處待遇非常優越的單位。其中一人仍然堅持讀書,準備應考,另一人卻認為應該工作幾年,等有了一些積蓄再說。

過了幾年,其中的一人考取了碩士研究生,另一人當了科長。兩人見麵時,說起當年的理想,讀書的同學勸當上了科長的同學繼續讀書,可是他卻說,等當上處長再說吧!

又過了幾年,讀書的同學博士畢業後,去了美國。

又過了幾年,他從海外學成歸來,在一所知名的大學裡當上了博士生導師,成為這所大學裡的學術帶頭人。

可是當年那位當官的同學卻因涉嫌職務犯罪被檢察院審查。

讀書的同學非常痛心地說,為什麼當初沒有堅持讓他一起考學呢!他說,做官的同學很聰明,如果是他們兩個人一起讀書的話,今天成為學科帶頭人的,一定是他,而不是自己。

人一旦決定要做的事情,就應該堅持不懈地去努力,不應該隨意改變目標。俗話說,有誌者立長誌,無誌者常立誌。

我們一直在等待機遇。同時,機遇不能消極等待,更不是拖延。如果你寄希望於等待,寄希望於運氣,那麼,你最初的熱情和你已經花費的精力都將在消極等待中消磨殆儘。如果因為拖延,你將會失去眼前的機遇。

2.抓住瞬間靈感

靈感來自你心靈的深處。它是漫漫黑夜突如其來的閃亮火花,是點亮你人生的路標,是鼓舞你前行的勇氣。堅定你的行動,讓自己堅毅地走入彆開生麵的境界吧。

指導你走向成功的想法有時候就是來自瞬間的靈感。

我們沒有理由低估突發奇想對於成功的重要。也許有的人成功的想法來自書籍,來自他人的介紹,來自對現狀縝密的思索,來自對目標鍥而不舍的追求。但是,靈感卻來自你的心靈深處。它能照亮黑暗的日子,使你適應成功境界的需要。

不少人認識到樹立目標的重要性,但卻不知道靈感對於成功的作用。所以了解這一點,對於你的人生和事業非常重要。

日本尼西奇公司是日本著名的生產塑料製品的企業。長期以來,大量生產雨衣、旅遊帽、衛生帶、尿墊等產品。但一段時間,由於訂貨不足,產品銷售停滯,導致公司的經濟效益很差,公司陷入困境中。公司的董事長多川博千方百計地想尋找搞活企業的方法。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看到了一份全國人口的普查報告,報告中說日本每年出生250萬個嬰兒。於是他想:如果每個嬰兒用兩條尿墊,1年就需要500萬條,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銷售渠道,市場前景非常廣闊。如果把市場推到國際上,市場效益就更加豐富了。

經過權衡利弊,多川博決定放棄其他產品的生產與銷售,專門生產尿墊。剛開始,他的這一舉措引起了不少人的非議。但他始終堅持自己的決定,這樣生產尿墊的工程開始全麵展開。尼西奇公司由於大力發展尿墊和尿布等新產品,在日本全國建立了很多營業所,並與數以千計的批發零售商建立了供銷關係,很快便壟斷了日本的尿墊市場。接著,他又把目光投向了國際市場,尿墊產品遠銷西歐、美洲、大洋洲及東歐一些國家,年銷售額達70億日元。今天,尼西奇公司是世界上最大的尿墊公司。

看來,成功的人,大都是能夠很好利用靈感的人。綜觀成功人士的經曆,可以得到這樣一條結論:許多成功的機會往往來自瞬間的突發奇想。珍惜你的靈感,這或許是你走向成功的起點。

3.捕捉稍縱即逝的機遇

把握機遇,還有時間先後之分。“先”與“後”是市場競爭的主要特點,誰先,誰就占先機,就容易獲得主動,取得成功;否則,就會錯失良機,陷入被動,甚至失敗。

其實我們的身邊就有機遇,關鍵要看你自己。抓不住,隻能怨自己的能力、毅力。抓住了,你也許就走上了一條成功之路。

桃桃是內蒙古一個農民的女兒,初中畢業沒考上高中,就去市內一位乾部家裡當了保姆。在一般情況下,保姆隻是整天拖地、做飯、洗衣、乾家務。而這位乾部偏偏喜歡愛學習的孩子,他看桃桃願意學,就給她提供很多日語課本,留出時間來讓她學習,為了怕小女孩早晨醒不來而誤了聽廣播,這位乾部和他老伴老兩口天天喊她早起。不久之後,桃桃終於能流利地說一口日語,被日本北海道的“農友會”正式邀請到日本學習去了。如果不是這位百裡挑一的好乾部,農村出身的桃桃也許不會成為這方麵的人才了。但是,如果沒有桃桃的刻苦好學,縱然遇到這樣的好乾部,又能怎樣?

人總是在不斷地和時間賽跑、和同伴賽跑,跑在前麵的人,才會贏得競爭。在商業競爭中,更是跑在前麵的人才能贏得利潤。以至於“時間就是金錢”、“浪費時間就是謀財害命”的話都被人說濫了。但是,知道說不等於明白做。說這樣的話隻需要上下嘴皮動一動,真正做到事事領先,卻是要有敏銳的判斷力、堅強的毅力,以及最重要的——果敢的行動能力。

悟之道:

機會來了,就不要猶豫。因為機會稍縱即逝,猶豫就會錯過精彩。

(二)不放棄就有機會

有一句俗話:“台上1分鐘,台下10年功。”機會在人的一生中確實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如何把握住機會,還要靠耐心、恒心和毅力,因為真正關鍵的機會來自堅持不懈的努力,是這種精神起到了主導作用。所以,不拋棄、不放棄,為了我們的成功,在機會到來前堅持不懈地努力吧!

1.堅持到底

失敗、挫折是不可避免的。但並不是不可戰勝的。

不管做什麼事,隻要放棄了,就沒有成功的機會。不放棄就會一直擁有成功的希望。如果你有99%想要成功的**,卻有1%想要放棄的念頭,這樣是沒有辦法成功的。

兩隻青蛙在覓食中,不小心掉進了路邊一隻牛奶罐裡。牛奶罐裡還有為數不多的牛奶,但是足以讓青蛙們體驗到什麼叫滅頂之災。

一隻青蛙想:“完了,完了,全完了。這麼高的一隻牛奶罐啊,我是永遠也出不去了。”於是,它很快就沉了下去。另一隻青蛙在看見同伴沉沒於牛奶中時,並沒有一味地放任自己沮喪、放棄,而是不斷告誡自己:“上帝給了我堅強的意誌和發達的肌肉,我一定能夠跳出去”。它每時每刻都在鼓起勇氣,鼓足力量,一次又一次奮起、跳躍——生命的力量與美展現在它每一次的搏擊與奮鬥裡。

不知過了多久,它突然發現腳下的牛奶變得堅實起來。原來,它的反複跳動,已經把波狀的牛奶變成了一塊奶酪!不懈地奮鬥和掙紮終於換來了自由的那一刻。它從牛奶罐裡輕盈地跳了出來,重新回到綠色的池塘裡。而那一隻沉沒的青蛙就那樣留在了那塊奶酪裡,它做夢都沒有想到會有機會逃離險境。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鍥而舍之,朽木難雕”。金石比朽木的硬度高多了,不要因為它硬,你就放棄雕刻,那樣等待你的永遠隻是失望。但隻要鍥而不舍地鏤刻它,天長日久,也是可以雕出精美的藝術品來的。成功不也是這樣嗎?隻要你努力地追求,“精誠所至,金石為開”。

成功,往往就在於失敗之後再堅持一下的努力之中。

是堅持還是放棄,結果有著天壤之彆。

2.積極主動

在處理世事上,與其逃避,不如麵對,有些事情你終究需要麵對的;與其消極,不如積極,積極能夠更多帶來意外;與其被動,不如主動,主動能夠給你的生活帶來更多的生機。

有位極具智慧的心理學家,在他的小女兒第一天上學之前,教給寶貝女兒一項訣竅,足以令她在學校的學習中和生活中無往不勝。

這位心理學家開車送女兒到小學門口,在女兒臨下車之前,告訴她在學校裡要多舉手——尤其在想上廁所時,更是特彆重要。

小女孩真的遵照父親的叮嚀,不隻在內急時記得舉手;老師發問時,她也總是第一位舉手的學生。不論老師所說的、所問的她是否了解,或是否能夠回答,她總是舉手。

隨著日子一天天過去,老師對這個不斷舉手的小女孩,自然而然印象極為深刻。不論她舉手發問,或是舉手回答問題,老師總是不自覺地優先讓她開口。而因為累積了許多這種不為人所注意的優先,竟然令這位小女孩在學習的進度上、自我肯定的表現上,甚至於許多其他方麵的成長上,大大超越其他的同學。

多多舉手,正是那位心理學家教給他女兒的在學習生涯中的利器。

故事中那位深具智慧的父親所教給女兒的舉手觀念,正是成功者積極主動的態度。

另外一個女孩或許不是那樣的幸運。如果她碰到不如意的問題,便經常這樣認為:“我這輩子注定是沒出息了。我乾什麼都不對勁,不過,這全都是我父母的錯,他們離婚,把整個家庭弄得支離破碎”。

一位長輩當時對這個女孩說:“我承認你父母離婚是個錯誤,的確引起不少問題。但我要鄭重告訴你,什麼問題都不能拿來做借口,以推諉自己該負的責任。”

長者的話引起了女孩的深思,後來她試著慢慢改變自己,逐漸克服自卑的心理,再後來變得自信和富有創造性了。

看來,主動就是一種進攻。進攻,必須強調主動。一切自卑、畏縮不前和猶豫不決的行為,都隻能導致人格的萎縮和做人處世的失敗。

我們時常礙於麵子,或恐懼遭到拒絕,或者怕遭受批評,或因自己的熱情總是遭對方冷漠的回應,而使自己積極主動的力量逐日減弱。但隻要我們增強一分積極的力量,便足以削弱一分消極的困擾。

所以,讓我們去除無謂的懷疑,讓自己更單純一些、更熱誠一點;充分掌握主動積極的力量,凡事多舉手,成功就在眼前。

3.敢於冒險

有兩個住在鄉下的年輕人決定出外打工,一個準備到上海,另一個則要到北京去。

兩個人同時坐在大廳等車,這時在他們的耳邊,不時傳來人們的議論,有人說:“上海人可精明了,連外地人問路都要收費呢!”

另外有人說:“聽說北京人比較有人情味,看見沒飯吃的人,不僅會送饅頭給他吃,甚至還會送衣服呢!”

準備到上海打拚的年輕人,聽到人們這麼說,想了想:“幸虧還沒上車,到北京好了,反正掙不到錢也不會餓死”。

而另一位準備到北京去的年輕人卻這麼想:“還是到上海去,居然給人帶路也能賺錢,在那裡一定有很多賺錢的方法;幸虧還沒上車,不然我可失去發財的機會了。”

兩個人同時來到退票處,相互詢問之後,剛好可以互相交換車票,分彆前往北京和上海。

來到北京,果然如人們傳言的那樣,那個去北京的年輕人初到的1個月裡,什麼事都沒做,卻每天都能飽餐一頓。他在銀行的大廳喝免費的白開水,在賣場裡有免費試吃,生活就這麼日複一日地度過。

而來到上海的青年,發現上海果然到處都有賺錢的機會,不僅帶路有錢,看廁所也有錢,甚至拿盆水給人也有錢賺,隻要腦子多轉轉,再花點力氣,到處都有錢可以賺。

憑著鄉下人對泥土的感情和認識,第二天起,他便在建築工地,向工頭要了十包含有沙子和樹葉的廢土,經過處理包裝後,他以“盆栽土”之名,向上海人兜售。

喜歡花朵卻連塊泥地都難得看見的上海人,發現這個新鮮的玩意兒,不禁上前詢問價錢;當天,他在城郊間就往返了6趟,淨賺了50元錢。

1年後,他憑著販售“盆栽土”,在上海買下了一間小店麵。

有一天,他走在街弄裡,忽然發現許多商店樓麵很亮麗,但是招牌卻又臟又黑;經過打聽之後,他才知道那些清潔公司隻負責清洗門麵,卻不負責擦洗招牌。

於是,聰明的他立即買了梯子、水桶和抹布,成立一個小型的清潔公司,專門負責擦洗店家的招牌。

如今,他的公司已經小有規模,有150位員工,業務也由上海發展到杭州和南京。

這天他搭乘火車,準備到北京考察市場,當他來到北京車站時,有個拾荒者把頭伸進車窗,向他要了一個啤酒罐。

就在遞拿瓶子的時候,兩個人相互望了一眼,同時都愣住了,因為他們同時想起當年兩個人交換車票的那一幕。

兩個年輕人兩種完全不同的結果,其中的關鍵,正是有無冒險的勇氣。

機會隻會留給那些勇於冒險的人,而隻顧著害怕、擔心的人,即使機會送到他們的麵前,仍將白白浪費。

4.參與競爭

競爭是不可避免的。人與人之間的競爭不見得全是壞事,有時候通過競爭,可以讓機遇之花遍地盛開,給你帶來一個幸福的春天。

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獲得者羅歇·吉耶曼和安德魯·沙利持續22年的競爭就是一個生動的事例。

沙利是波蘭出生的美國科學家,吉耶曼是法國科學家。1955年,他倆不約而同地宣布了一個相同的基本發現——主張首先從下丘腦分離出垂體釋放的促皮質素的下丘腦因子(CRF)。以前,他倆是在互不知道的情況下進行這一研究的,從此,一場分離CRF的競爭開始了。他倆誰都不甘落後,誰都想領先分離出CRF。經過持續22年之久的你追我趕和不斷奮鬥,雖然他倆都沒有分離出CRF,然而,沙利首先分離、合成了促甲狀腺激素釋放的下丘腦因子(TRF)和促黃體生成激素釋放因子(LHRF),而吉耶曼卻領先分離、合成了生長激素釋放抑製因子(SRIF)。他倆的這些科研成果,證實了腦激素的存在,不僅為控製某些重要疾病開辟了新的道路,而且為找出控製人口的安全方法提供了可能,成為神經內分泌學史上劃時代的裡程碑。鑒於這一係列重大成果,他倆榮獲了1977午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他倆的激烈競爭,結出了豐碩的成果。

由此看來,有人把競爭比做人才成長的催化劑、加油站和壓力器,是有一定道理的。

競爭,讓你的機遇之花遍地盛開,經久不衰。

悟之道:

在機會麵前,不要輕言放棄,隻要你采取積極主動的態度,敢於冒險,主動參與競爭,堅持到底,機會就一直在你身邊,直到你成功。

關閉